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重回1998:此心安处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秋收的尘埃落定,李家院子里的喧嚣渐渐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饱含着收获慰藉的、暖烘烘的忙碌。金黄的玉米棒子整齐地码放在仓房檐下,像一堵厚厚的墙,散发着阳光和粮食的暖香。红艳艳的辣椒串挂在廊前,为这朴素的农家小院添上一抹亮色。

晚饭后的时光,是一天中最松弛的时刻。李修胜蹲在门槛上,就着最后的天光,仔细地擦拭着那些刚用过的农具,每一件都被他摩挲得锃亮。汪红霞在灶间收拾着碗筷,锅碗碰撞声里夹杂着她对明日出摊的盘算,声音里透着轻快。

李静搬了小马扎,放在爷爷常坐的屋檐下。爷爷李铁柱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外套,慢悠悠地踱过来坐下,手里拿着他那根光溜溜的枣木拐杖,轻轻点着地,像是在打拍子。

“爷,喝口水,刚烧开的。”李静把一碗温热的白开水递到爷爷手里。

爷爷接过来,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满足地咂咂嘴。“静妮儿,今儿个书上,又学啥新鲜事了?”他眯着眼,脸上纵横的皱纹舒展开,像秋日晒干的枣子。

“学了地理,讲咱中国地大物博哩!”李静挨着他坐下,捡着有趣的说,“书上说,南方种水稻,一年能收两三季呢!”

“哦?”爷爷饶有兴致地转过头,“那敢情好!不像咱这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就得紧忙活。”他用拐杖虚点着院里的玉米堆,“不过,咱这玉米也好,瓷实,顶饿!以前在部队上,要有这么一仓粮食,那得多硬气!”

他的语气里没有苦涩,只有一种经历过匮乏后,对眼前丰足最朴素的赞美。

“爸,您又念叨您那队伍哩?”汪红霞端着针线筐走出来,笑着接话,“明天我去镇上,给您称半斤猪头肉回来,您就着玉米饼子吃,香得很!”

爷爷呵呵笑起来,摆摆手:“别乱花钱!留着给行光娶媳妇!我呀,有这玉米粥、辣豆豉,就美得很!” 他话是这么说,眼里却闪着期待的光。

李行光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带着一身凉气:“爷,妈!我明天早点去出摊,把咱家新做的那个西瓜皮酱菜也带上,保准好卖!”

“中!多带点!”爷爷居然主动搭腔,还用拐杖给他比划,“摆显眼的地方,让人一眼就瞅见!就跟我们以前打仗占高地一样,位置很重要!”

李行光被爷爷这突如其来的“战术指导”逗乐了,嘿嘿直笑:“得令!保证完成任务!”

爷爷满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目光落在李修胜刚擦好的锄头上:“修胜啊,这锄头刃口有点钝了,明儿个我得了空,帮你磨磨。别小看这磨刀,手艺活,磨好了,下地省一半力气!”

李修胜抬起头,看着父亲,闷闷地“嗯”了一声,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灯光昏黄,将一家人的影子拉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空气里弥漫着玉米的甜香、辣椒的辛烈,还有家的暖意。爷爷不再是那个沉湎于沉重过去的沉默老者,他变成了这个家积极的一份子,用他特有的方式参与着,关心着,甚至出谋划策着。

李静看着爷爷眼中闪烁的、带着点老小孩般狡黠和自豪的光芒,心里软成一片。她看到他把旧军装外套打理得干干净净,领口那枚早已褪色的勋章,被他用布细细擦拭过,别得端端正正。那不是对痛苦的铭记,而是对荣耀的守护,和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爷,”李静凑近些,小声说,“等咱家生意再稳当点,让我爸买个收音机,您天天能听戏,听新闻!”

爷爷眼睛一亮,随即又故意板起脸:“那东西,费电!不过……要是真买了,我就听听咱河南的豫剧,《朝阳沟》就中!”

大家都笑了起来。屋檐下,充满了琐碎而真实的生机。父亲的沉稳,母亲的干练,哥哥的朝气,还有爷爷焕发出的新生机,共同编织着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

李静知道,爷爷正和他们一起,脚步蹒跚却坚定地,走向那个更好的明天。那枚旧勋章,在温暖的灯光下,似乎也焕发出了新的、柔和的光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