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重回1998:此心安处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正月十五的元宵味儿还没散尽,镇一中的校园便被返校学生的喧嚣重新填满。积雪化尽,露出操场上冻得硬邦邦的土坷垃,几棵老杨树依旧光秃秃地立着,但墙角背风处,已能看见些不甘寂寞的嫩绿草芽。

李静背着沉了不少的书包走进教室。书包里除了书本,还多了两瓶贴着“坳里香”标签的辣椒酱——这是母亲汪红霞硬塞给她的,说是让孙老师和关系好的同学“尝尝鲜”。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教室,经过一个寒假,同学们似乎都有些细微的变化,王莉莉穿了件崭新的粉红色棉袄,正被几个女生围着夸赞。

刘小兰见到李静,立刻高兴地招手,等她坐下,便压低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静姐!你妈做的辣椒酱,过年俺家也买了!拌饺子吃,香得俺爹多喝了二两酒!”

李静笑了笑,将一瓶辣椒酱推到她面前:“这瓶给你,慢慢吃。”

刘小兰连忙摆手,脸涨得通红:“这哪行!这多贵……”

“拿着吧,”李静语气不容拒绝,“开学摸底考,笔记还得借我看呢。”她用一个对方能接受的理由,化解了这份推辞。刘小兰这才感激地收下,看着那瓶红油油的辣酱,眼神亮晶晶的。

开学第一件事,便是孙老师宣布的摸底考试。假期里不少学生心都玩野了,教室里顿时一片哀嚎。王莉莉撇撇嘴,斜了李静一眼,带着点不服气的挑衅。李静只是低头整理着新发的课本,神色如常。知识的堡垒,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她从不畏惧任何考核。

考试结果毫无悬念。李静依旧稳居榜首,数学甚至拿了满分。孙老师公布成绩时,特意多看了她几眼,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发下卷子,他走到李静身边,拿起她桌上那瓶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坳里香”,端详了一下标签,语气温和:“这就是你家做的?镇上好像挺有名气。”

“嗯,孙老师,我妈自己琢磨着做的。”李静抬起头,眼神清亮,“您要是不嫌弃,这瓶您拿回去尝尝。”

孙老师推辞了一下,但在李静真诚的目光下,还是收下了,笑道:“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李静,好好学习,知识将来能帮你家把这‘坳里香’做得更远。”他这话,像是一句随口的鼓励,又像是一种隐约的期许。

王莉莉看着这一幕,尤其是孙老师对李静那明显的偏爱,气得把新钢笔摔得啪啪响。她无法理解,一个整天带着咸菜罐子、家里还在摆摊的“土包子”,凭什么总能压她一头。

下课后,李静被孙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原来,县里要举办一次中学生数学竞赛,每个学校有几个名额,孙老师想推荐她去。

“竞赛在县一中举行,可能需要一点报名费和资料费,”孙老师看着她,“家里……有困难吗?”

“没有,老师!”李静立刻回答,语气坚定。她知道,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个跳出小镇、开阔眼界的机会,也能为未来的升学增加重要的筹码。“我一定认真准备,不给学校丢脸。”

带着竞赛的消息和孙老师的鼓励回到教室,李静感觉胸腔里充盈着力量。她知道,通往更高平台的路,又清晰了一分。

与此同时,李家院子里,新的“经营班子”也开始运转。高军正式“上岗”,他脑子活,又肯学,很快就把“坳里香”的原料采购、成本核算摸得门清。他不再满足于只在镇上零售,开始鼓动李行光一起去跑跑周边村子的代销点,甚至去邻镇的集市上试试水。

“行光,光守着一个摊子不行,咱得把货铺开!”高军指着自己画的简易地图,眼神里是李行光从未见过的锐气,“我看南边王村那个代销点位置就不错,咱先放几瓶让他代卖,卖完了再结账,他不压本钱,肯定乐意!”

李行光被他说得热血沸腾:“中!军子哥,听你的!明天咱就去!”

汪红霞看着两个年轻人劲头十足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手下熬酱的动作更加卖力。李修胜则按照李静和爷爷讨论的“养地”法子,开始在菜园里尝试堆肥,将秸秆、杂草、厨余垃圾混合着牲畜粪便堆积起来,等待着它们腐烂发酵,变成滋养土地的“宝贝”。

爷爷李铁柱成了家里的“总顾问”,不仅关心着地里的“新学问”,也对“坳里香”的发展格外上心。他时常坐在屋檐下,听着高军和李行光讨论“业务”,偶尔会插一句:“军子,去外头跑,嘴要甜,腿要勤,见人递根烟,礼数得到。”或者,“行光,货不管铺到哪,味道不能变,这是咱的根。”

炊烟在晨光中盘旋上升,如同大地苏醒的呼吸。李静在学校里运筹帷幄,家人们在乡土间奋力耕耘,两条战线,都在春日暖阳下,悄然铺开新的棋局。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充满希望。李静知道,她和她的家,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迎着春风,奋力生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