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达睁眼的时候天还黑着。
草原的太阳出来的慢悠悠的,而穆仁生产队有很多很多的活要干,每次天不亮都得起床做事。
距离车队来穆仁已经过了去两个月,万昭昭和那些知青女孩也在草原住下了两个月。
除了万昭昭,据阿拉沐斯说,九个里面有七个晚上偷偷抹眼泪,五个整日无精打采,还有两个怎么都闹着要回去。
阿拉沐斯天不亮就来阿西达的蒙古包了,一边替阿西达的额吉煮奶茶,一边抱怨:
“草原是汉人呆的地方么?她们吃惯了小米大米,睡惯了转头砌的屋,哪能那么容易在草原安顿下来。”
除了万昭昭。
阿拉沐斯又羡慕的看着阿西达,嘟囔:
“早知道,就叫你把昭昭放到我阿爸那去了。她真是汉人身,蒙古心。”
说完,小玉笛骑着她的红马来了。她说他们包的那个汉人小姑娘闹着要出牧区,拦都拦不住。
阿西达说:“让她别急,这事我们生产队做不了主,让她自个儿写信给旗领导。”
闻言,小玉笛气鼓鼓的:
“她早就写了好多信了,只是没办法,生产队没接到能把人送出牧区的报告,我们不能让她走。”
三个人聊着,忽然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蒙古袍的女人从阿西达的蒙古包走出来。
她的辫子用彩色绳子分成几股,垂到腰间,额头上戴着一串白色的珠饰。见到家门口多了两匹马,回头望过来,清秀的脸庞被冻的通红,眼睛大而亮的,似乎能折射清晨的阳光。
小玉笛一个飞扑过去:
“昭昭姐姐,我好久没见你,想死我了!”
万昭昭笑呵呵的接过小玉笛,拉着她坐在草垛边聊天。坐在边上煮奶茶的阿拉沐斯愣了愣,向阿西达轻声问:“那是昭昭?”
“对呀。”
“昭昭可真配蒙古袍,腾格里一定是弄错了,才让她投胎到了汉人的身体里。”
阿西达赞同的点点头。
事实上,万昭昭的确很快就适应了草原。开始的几周她尚且有一些无所适从,自从她学会骑马后,那些无所适从就消失无影无踪。
她是阿西达见过骑马骑的最好的汉人。
就连隔壁牧区的那些知青,也没有一个有万昭昭骑的好。
万昭昭的马是阿西达前年接生的,由生产队最好的种马培育而成,每天吃上好的草料,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在草原上奔跑。
第一次看见这匹马的时候,阿西达看见万昭昭眼睛中冒出了一种情绪,一种她会从马倌眼中才能看见的情绪:兴奋、赞叹、心疼。
万昭昭抚摸着通体雪白的马身,轻声细语的和它说话,然后望向阿西达,眼中的渴求几乎能化作实质,事实上阿西达感觉自己确实被这渴求的眼神绑架了。
“你确定要这匹?”
“我可以么?我怕我不会骑马,浪费了它。”
“那就好好学骑马,我教你,争取不要辜负它。”
阿西达笨拙的安慰人。
万昭昭“扑哧”一声笑了。
“阿西达。”
她笑盈盈的说:
“你的汉语说的真的很好。谢谢你,我会努力的。”
“你的蒙语说的更好。有些单词,你说出来,我感觉我在和蒙古人说话。”
阿西达诚恳的说:“我的汉语不够好,你教我,我才学会的。”
虽然阿西达的汉语比牧区其他的蒙古人要好,但是和一开始和万昭昭聊天的时候,还是经常牛头不对马嘴。于是她和万昭昭两个人每天晚上睡觉前,分别用蒙语和汉语讲一遍她们今天做了什么,要是对方说的不对,另一个人就教。
几个月下来,大部分时间,她们都能很自如的沟通了。
万昭昭骑马的时候有股劲,一种很少见的,草原人的莽劲。阿西达让她上马,她一个人爬上马,丝毫不见畏惧。
阿西达问:你不害怕吗?
万昭昭满不在乎的回答:我才不怕呢,反正有你兜底。
阿西达又问:兜底是什么意思?
万昭昭说:就是你会保护我的意思。你会保护好我的,对吗?
汉人少女巧笑倩兮,嘴角的笑容像马奶酒一样香甜醉人。
最开始阿西达坐在万昭昭身后,半搂着她,教她骑马的口令。后来几趟,她缩在万昭昭怀里,看她骑马,哪里不对了,才偶尔指点一二。
万昭昭骑马有种直觉。她眼睛很尖,能看见绝大部分的獭子洞。
獭子洞是骑马时最怕遇见的,它们藏在草里很难看见,马蹄要是踩进去,马和人都得狠狠摔个大的。但是在阿西达没教过万昭昭怎么躲獭子洞,她仿佛无师自通。遇见草堆,石头块边,一律绕行——獭子最喜欢在这些地方打洞。
晚上吃饭的时候,额吉给万昭昭切了一块儿羊肉,她一边吃,额吉一边夸她,回忆起往事道:
“昭昭,你真像阿西达小时候。她小时候学骑马,也是又快又稳,好像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会骑马了一样。”
万昭昭瞥了阿西达一眼,难得那少言寡语的人露出些羞涩,她笑嘻嘻的缠着额吉问阿西达小时候的故事。
额吉说,阿西达就像是腾格里送给她的礼物。
蒙古小孩胆子都很大,有些还敢一个人下狼洞逮小狼。但是阿西达的胆子更大,十岁的时候她就敢一个人骑马在隔着大老远的牧区里往返,根本不把狼群放在眼里。
她特别擅长训马。
十五六岁的时候,牧区有匹她阿爸也训服不了的马,本来想着要送去野马群,又担心它不被野马群接受,犹豫了几天没想好怎么办。
谁知道那几天,阿西达每天晚上一个人偷偷去驯马,被她阿爸发现,骂了好几天,没想到还真被她给训了下来……
听故事的万昭昭很有礼貌,从不打断别人讲话。她依偎着额吉,一边喝奶茶,一边听故事,再时不时瞥一眼阿西达,烛光暖暖的,她们三个女人靠在一起,就像是真的一家人。
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额吉说,她喜欢昭昭,她想等阿西达阿爸回来,认她做了干女儿。阿西达很久没见额吉这么开心,本以为万昭昭会立马答应的,没想到那女孩狡黠的笑笑,开了个玩笑,把这事给绕了过去。
阿西达虽然有点遗憾,但是她理解万昭昭的举动。
毕竟,就算她再像是蒙古人,在草原融入的再好,她终究不属于草原。
她属于她来自的那个熙熙攘攘的地方。
半夜,额吉下夜去了,万昭昭和阿西达用汉语和蒙语聊完天,就灭了油灯。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半梦半醒,阿西达听见耳边传来小小的声音。她迷蒙的揉揉眼睛,回身,见万昭昭揪着她的衣服,望着她。
蒙古人的眼睛都很好,阿西达的更好。她从小敢一个人往返牧区之间而不怕狼群,除了近乎天赋一般的猎人直觉,还靠一对能在夜里视物的狼眼。
万昭昭的眼睛又大又亮,蒙古包那么黑,只能看见她黑白分明的眼睛,和隐隐约约的脸庞。她悄悄的说:
“你睡了么?”
阿西达也悄悄地问:“怎么了?”
“没事……”
其实她们不需要这么小声的讲话。蒙古很少能有个静谧的夜,家家户户的女人都得带着狗下夜,看护牲畜群不被狼群咬死。
此时虽然是深夜,外头还是颇为喧闹。额吉喝斥着不安分的牲畜群,家养的大狗时不时叫几声,吓退了黑暗中的蠢蠢欲动。
她们却莫名其妙的把声音放的很轻很浅,像是草原的小溪流,这样必须靠的离彼此的耳朵很近很近。
万昭昭说话的时候吐气到阿西达耳边上,比夏日草群里的蚊子群叮人皮肤还痒。
“阿西达,我就是想问,你想好给我分配什么工作了么?”
阿西达想了想,说:
“昭昭,你去做羊倌吧,轻松,又比牛倌有趣。”
“不,阿西达,你知道我想做什么,我想做你一样的马倌。”
阿西达犹豫了一会,才斟酌开口:“昭昭,马倌很辛苦,这工作很多蒙古人都做不成。”
“那我先做你的助手,学习本领。等什么时候够资格了,你再让我去。”
“昭昭……”
在牧区的知青一般都会跟着牧民一起工作。他们大多做牛倌、羊倌,很少有知青做马倌。
牛倌最轻松,但最无聊。羊倌有趣,但是工作量在母羊下羊羔的时候会很大。马倌最累,最苦,但是能当马倌的人一定是最棒的猎手,也是全草原最让人艳羡的工作。
蒙古人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一切都离不开马,所以马倌是很神圣的工作。
马群是全牧区最宝贵的牲畜。一个好的马倌,不仅得能统领马群,还得应付马群的各种危险,得骑术了的、灵敏警觉、有领导力、吃苦耐劳、经验丰富、使得一手好马杆、胆子大得吓人。
阿西达是牧民们看着长大的,她仿佛是为了当个优秀的马倌而生的,不仅是个卓越的猎人,又一身好骑术和训马术。
“生产队可能不会同意。”
“我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你同意了就行,我听你的。”
黑暗中,少女的声音执着,眼睛黑白分明,锋芒毕露,阿西达恍惚间以为那是一双狼一样的眼睛。
再眨眨眼,好像是刚才额吉的手电筒刺穿了蒙古包,那一对羔羊般的眼睛,好好的长在汉人女孩清秀的脸上。
“你同意吗?”万昭昭催促道,攥着阿西达的衣服收的更紧,让她感觉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片刻,阿西达无奈的败下阵:“好吧。”
对面人松开了阿西达的衣服,却又猛的扑倒她怀里,没有了声音。阿西达闻着万昭昭身上香料、青草、羊奶的气味。
尽管她带了一瓶香水,却从来不用,只是摆在桌上,所以逐渐染上了越来越厚重的草原味道。
阿西达隐约觉得这个怀抱有点太过亲密,万昭昭的呼吸喷在自己的脖颈上下,热乎乎的,但是工作了一天后的她精疲力尽,便慢慢陷入了梦境。
万昭昭:萌萌眼攻击!
阿西达:(妥协)好好好,都同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马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