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当九龙夺嫡那些人看到我和基友的聊天记录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第四章

毓庆宫东配殿内,十二位皇子分列紫檀嵌螺钿方桌两侧。鎏金狻猊炉吐着沉水香,青瓷冰裂纹茶盏里蒙顶甘露浮沉,却无人有心思品这明前新茶。缕缕金辉自万字不到头窗棂透入,在孔雀蓝栽绒毯上织出菱花纹样,映得殿内忽明忽暗,恰似诸王心绪。

时下仍关注天象异兆的皇子已然寥寥。胸有丘壑之辈皆暗自筹谋,需知天命无常,岂能困囿于虚妄之兆?若将幻象奉为圭臬,方是愚不可及。自天幕现世,乾坤已生变数。

然储君未发话,何人敢僭越?若非圣驾亲临解围,纵使坐困毓庆宫,亦无人敢擅离。

【感觉雍正好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被偏爱的是会有恃无恐。】屏幕中又接着出现新的字句。

【我觉得他也不是很在乎,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雍正打小跟着养母,他生母还有一个比较疼爱的儿子,太子还有康熙,但是他爹不亲娘不爱的。咋说呢,他就是想证明我才是兄弟当中,最终得了皇父遗泽的那个人。】

【不过都是猜的啊,都是猜的。】

【有一种说法,当然我推胤礽,我肯定站太子这边说话,就是太子他是从小被康熙养大的,不满两岁就被立为太子了,其他皇子都知道,他们跟太子之间是有区别的。太子就是比他们地位高,包括他前面有一个庶长子嘛,他大哥也知道,太子是下一任皇帝。】

【所以太子上位其他兄弟有不满,但应该不多,因为从小就因地位在各方面待遇都千差万别。但是老四上位,其他兄弟肯定不服的多些。】

【而且太子从小跟这些兄弟们学的是不一样的,他有康熙亲自指导,康熙还给他另配了一堆老师,学的都是为君之道。】

【而其他这些皇子,他们学的都是为臣之道。文采武艺纵然都不差,但为君之道跟为臣之道,是绝对不一样的。】

【所以就有一种说法,说老四他做一个能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他如果当皇帝的话,有一些事情他就不是从皇帝那个角度去出发的,他没有从小培养的那种格局和气度,在处事上的有些手腕也不行,所以在历史上有一些事儿老四干的确实很糟心。】

【当然了,太子因为从小被老康娇惯也有性格上的缺点,不过从政事上哈,我感觉有些事太子就不会这么做。】

【现在有很多洗脑包,就是什么冷面四王呀,然后给雍正洗的很厉害。说他对老八老九已经够好了,都是被他们逼得没办法。】

【可是光看事实,你看他最后把老八整的多厉害,刚开始的时候封人家为亲王,一朝坐稳根基,就找各种借口削他的王爵,圈禁。老九最后被囚禁的时候更是铁锁在身,手足拘禁,苦苦熬日子,还把老八老九他们名字改成猪狗,民间都传老八老九是被他毒死的。】

【说是被逼的,但我觉得就算是老八老九不犯错,也会被他给清理掉,老八后期在朝中的支持实在太多了,雍正在上位前可是小透明,他不可能容忍得了,万一被改朝换代了,哭都没地哭去。】

【所以只有太子上位,才最能保全兄弟,没有后期这个九龙夺嫡拉太子仇恨,实际上其他兄弟对于太子来说都是差不多的,用谁不是用呢?再势大有太子势大吗?】

天幕字迹渐显时,胤禛握着汝窑天青盏的指节已然发白。余光瞥见斜对角老八灰败面色,他喉头滚了滚,终是将茶汤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灼着喉管,倒把喉间那句"荒唐"生生压了回去。

胤禟忽以扇骨敲金击玉,拖长声调道:"四哥好深的心术,待他日愚弟潦倒,可要赐盏残羹。"

话音未落,老五的茶盏已重重叩在桌沿,眉眼扫来警告:"九弟慎言!皇阿玛赐名'胤禟',岂是教你做长舌妇的?"虽是同胞兄长,若非恐其重蹈覆辙,何愿多费口舌。

胤禟见嫡亲兄长发难,冷哼半声便噤口。

胤祥见状,忙将欲起身的胤禵按回紫檀木椅,低声道:"十四弟且看,天幕要说四哥政绩了。"

【而且老四他真的,哎,没法说,这个就要说到他的政绩上了,有点儿复杂,不想说了。我不想跟你一边儿说着,一边儿去翻史料,我忘的都差不多了。】

【其实老四这一脉闭关锁国,挺正常的,因为他就很担心别人造他的反,他自己就不是一个正统路子上来的,所以说就他上位之后对那些扶持他登上皇位的人卸磨杀驴也挺正常的,毕竟人家可是实打实的有从龙之功啊!】

【还有对外的一些,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搜雍正安南勘界案,其实就是安南占了大清的土地,在处理这个事的时候,一群封疆大吏尽心竭力捍卫疆土,跟雍正据理力争,想要建馆设关,派兵驻扎,永保祖宗之遗,甚至都要出兵了。】

【但雍正却在清朝处于有利局势的情况下,说‘安南既列藩封,尺地莫非吾土,何必较论此区区四十里之壤?’于是将四十里土地拱手让予安南。这就……很难评。所以子孙后代割地求和也很正常是吧?】

"好个'尺地莫非吾土'!"沉默许久的老三突然拍案,震得翡翠朝珠哗啦作响,"四弟若真这般阔气,不如先把庄亲王府西边那三十亩祭田让与愚兄?"

当「割地求和」四字浮现时,胤禔突然嗤笑出声:"四弟若真行此妇人之仁,倒不如把镶蓝旗佐领的差事让与哥哥。"这位皇长子摩挲着腰间嵌东珠的燧发枪,那是去年随驾秋狝时御赐的殊荣。

胤礽一脸阴沉并未发话,手中石青行龙纹袖口却沾着泼洒的茶渍。

胤禛额角青筋跳了跳,余光瞥见老九正蘸着茶水在案上画乌龟,龟甲处赫然写着"胤禛"二字。

【而且雍正在位时间没他爹长,但是文字狱搞得比他爹多得多,还大多都是因为之前说的权力交接。】

【他还删了那么多史料,就《清实录》上面,乾隆在位60多年记载了1500卷,雍正在位12年159卷,然而康熙在位61年只有300卷,说雍正没删史书我是不信的,康熙就剩300卷真的实惨,到现在还有很多事都闹不清楚,因为没有明确记载了,有些事只能通过多方印证。我大胆猜测,如果没删我感觉很多都跟太子有关,毕竟当年太子真的很受宠[掩面]。】

此番言语于诸皇子而言,多觉无益。成王败寇,岂可以后世妄言论今朝事?纵使天幕所述皆为真,亦不可与当今胤禛完全等同。且那女子自言"推"太子,所言难免偏颇,除却八、九皇子下场可考,余者皆当戏言观之。

然言出如覆水,纵似日晞无痕,终在心潭荡漪。至若效用,恰似涸辙之鲋忽得勺饮。然于天潢贵胄,尚须静观其变。众皇子皆释怀,唯胤禟暗忖:好个胤禛!竟如此绝情!绝手足若此!

转念思及八哥身世瑕疵,又叹时运不济。既如是,八哥大位无望,在皇父眼中,不过裕亲王之流。胤禟暗筹:皇父春秋正盛,原可徐徐图之,然天机既泄,恐难再续前缘。

胤禛既不可恃,当另寻良木。环视诸兄弟,不觉颓然,欲在龙驭宾天后安享富贵,何其难也!

胤禔睨视胤禛,暗自盘算:皇父春秋尚盛,当从长计议,莫为他人作嫁。然思及纵使得位,享祚几何?念及此,竟意兴阑珊。

十四阿哥仍对胞兄怒目相向,虽知逼死德妃乃讹传,然矫诏之疑难消。如今年少气盛,唯觉四哥奸诈,方得问鼎。

胤禩神思恍惚,万念俱灰,纵见己身凄惨亦无动于衷,形如槁木。

余子多安分,素遵皇命。观天幕示警,更绝妄念。此等浑水,避之唯恐不及。

独胤禛如坐针毡,暗咒天幕速消。明明自己既得正位,在此人笔下竟似窃取东宫基业。太子事败岂关他事?真祸首当在胤禩!彼既得「雍」字封号,明显曾力保太子。这后世之人信口雌黄,离间天家骨肉,当真可诛!惟默祷上苍,或收此异象,或彰己德政。

不知是诚心感天,抑或机缘巧合,天幕果如初现时闪烁数下,竟凭空消散。

众皇子静候片刻,见无变动,较之先前,此刻方有闲心品茗进膳,甫一松懈,顿觉饥肠辘辘。

胤祐、胤裪各取奶饽饽果腹,以慰悬心。胤祺目示胤禟收敛神色,胤禟素为宜妃骄纵,喜怒形色,恐生事端,终是同胞,不忍见祸。

胤俄仍作疏懒之态,捏着奶饽饽细嚼慢咽。其生母晋贵妃位,出自满洲著姓,更系孝昭仁皇后胞妹。圣躬已钦定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为嫡福晋,待来年行大婚礼。

其身负满洲勋贵盘根错节的姻亲脉络,更兼满蒙联姻重任,纵使新君践祚,若无大逆之罪亦难撼其位。

胤俄睨视正遭胤祺厉目警示的九阿哥,暗忖:九哥处境堪忧,以其素日机变,此刻必汲汲于钻营,纵不能成事亦当广结善缘,免致重蹈覆辙。

念及总角之年兄弟二人胸无大志,唯求安享尊荣。然九哥终不似己身能安分守己——圣躬既以蒙古联姻断其仕途,明诏令作富贵闲人,九哥自当另谋后路。

胤俄垂目暗窥主位,心道九哥此刻不如按兵不动。朝局旦夕生变,自有沉不住气者先行妄动。

候约一刻,宫人添茶,而天幕不复现。众知奇遇已终。

胤礽举盏问:“诸弟可再饮?”

东宫既已端茶,孰人不识趣?众人如蒙大赦,皆起辞谢。

至若封口之事,非痴愚者,孰敢泄此大逆?

众皇子鱼贯而出,布出毓庆宫时,但见红墙映日,碧空如洗,恍若隔世。诸皇子长吁,仿佛劫后余生。

2025.2.3加了点各方反应

老四:我快碎了

哈哈感觉可以五章完结!

冲着直播来的亲们可以散了啊!接下来要篡改历史了[乐]

下章各方反应,我觉得我会卡文orz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