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程唯正在艺术系工作室完善作品细节时,宋教授走了进来。宋教授是系主任,一位六十多岁的传统画家,以严厉著称。
“程唯,”宋教授的声音让工作室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听说你和工程学院的人合作参加艺术大赛?”
程唯放下画笔:“是的,教授。混合媒体项目,结合科技与艺术。”
宋教授走近,眉头紧锁:“你是个有天赋的画家,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外行人玩电子玩具?毕业展只剩不到两个月了。”
程唯感到一阵热血涌上脸颊:“邓寂不是外行人,他的艺术感知力……”
“技术不是艺术。”宋教授打断他,“记住,毕业评委会看的是你的艺术造诣,不是那些花哨的电子装置。”他拍了拍程唯的肩膀,“好好想想吧。”
教授离开后,工作室里的窃窃私语让程唯如坐针毡。他收拾东西匆匆离开,径直前往工程学院的实验室。
推开门时,邓寂正和一个中年教授谈话。从邓寂紧绷的肩膀可以看出,谈话并不愉快。
“林教授,我保证这不会影响我的研究进度。”邓寂的声音比平时更加生硬。
“你是我最有前途的学生,邓寂。”林教授推了推眼镜,“把时间浪费在艺术系的涂鸦项目上,对你的学术生涯没有任何帮助。国际期刊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个会变颜色的玩具就刊登你的论文。”
程唯尴尬地站在门口,不知该进该退。邓寂注意到了他,眼神示意他稍等。
“我的研究需要实际应用场景。”邓寂平静地回答,“这个项目正好测试我的情感识别算法。”
林教授摇摇头,转身离开时瞥了程唯一眼,那目光让程唯感到自己像实验室里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菌。
等林教授走远后,程唯才走进实验室:“看来我们都不太受欢迎啊。”
邓寂继续调试设备:“无关紧要。数据会证明一切。”
程唯靠在桌边:“宋教授也刚找我谈过话。说我在浪费天赋。”
“你动摇了吗?”邓寂突然直视程唯的眼睛,那目光锐利得几乎能刺穿人心。
程唯迎上他的视线:“绝不。你呢?”
邓寂的嘴角微微上扬:“数据不会说谎。我们的项目会成功。”
这个简单的声明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让程唯安心。他伸出手:“合作伙伴?”
邓寂看着他的手,犹豫了一瞬,然后握住:“合作伙伴。”
就在这时,程唯的手机响了。是艺术大赛组委会的邮件,他们的《色彩频率》项目通过了初选,需要在下周五进行现场演示。
“我们成功了!”程唯欢呼着,下意识地想拥抱邓寂,后者迅速后退一步,躲开了这个肢体接触。
“需要重新规划工作进度。”邓寂已经转向电脑,但程唯注意到他的耳尖微微发红,“演示需要更稳定的系统和备用方案。”
程唯笑着摇摇头,拿出素描本开始画新的设计图。他们各自投入工作,但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像两颗原本独立运行的星球,终于找到了共同的轨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