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荀被王熙凤抱在怀里,神色认真地听着他娘和他外祖母的谈话。
听着她们说着什么衔玉而生,有大祥瑞一事,也不免心中惊叹。
他这位小堂叔,果真是个不简单的,不仅不简单,还是个生来带有祥瑞,口中含玉而生的。
说起衔玉而生的祥瑞,贾荀从前只在话本子上看到过,不想如今竟还见到了真人。
想起满月宴上见到的那位吵嚷着要摔玉的小堂叔,贾荀不禁感叹,这世间果然是无奇不有!
只是在感叹之后,听着他外祖母口中的话,贾荀心中也不禁跟着染上一丝忧虑。
这生来便带有祥瑞,好倒是好,只是若真的像他外祖母所说遭了上面人的忌讳,贾荀看这祥瑞不要也罢。
他可是真真实实地经历过一次抄家灭族之难的,最是知道这皇恩如流水,无情也薄情,若是因为这什么祥瑞的事,让他们家因此遭到了皇家人的忌惮,贾荀反倒是觉得十分不值的。
这有好端端的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偏要去招那祸端干什么?
想到此,贾荀心中对这位四处宣扬小堂叔身有祥瑞一事的生母,也不禁有了些芥蒂。
这般的拎不清,可想也是个处事糊涂的。
听着王熙凤和李太太的闲聊,贾荀动了动身子,脑子里思索起未来的事。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贾荀已经确信他这是投胎转世到了一户顶富贵的人家。
而他这世的出身也是极好的,是这京城荣国府大房的嫡长孙,货真价实的钟鸣鼎食之家,朱门绣户,金玉满堂,繁花锦簇,富贵非凡。
这般好的家世出身,放在前世,贾荀也是没有想过的。
前世他只是一个五品言官家的嫡次子,虽说也是官宦之家,但比起今生的这个身世却是要差上了许多。
贾荀想着,等他再大上一些,他就看看如今是成化几年,距离他上辈子死的时候过去了多少年,等到弄清楚了时间,他就派人去试着寻大嫂和两个侄子、侄女如今的下落。
这般思索着,贾荀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丝期待。
尽管已经转世投胎,但贾荀还是一直挂念着前世亲人的境况,盼望着今生若是有机会,能将亲人救出,也好让嫂子和两个侄子、侄女免受流放之苦。
小儿的这番稚子之心感天动地,可上天终归是对这孩子过于残忍了些。
给了他投胎重生的机会,却没有将那份前世亲人团聚的希望给他。
这里不是他前世所在的那个朝代,更是没有什么成化年份。
有的只是大周朝,弘历三十五年。
他是个单纯有善心的好孩子,可命运于他总是残忍了些。
贾荀这边心里暗自期盼着将来寻找前世亲人一事,听着耳边王熙凤与李氏的谈话,心里同时也打定了主意,等他将来开了蒙,就努力读书科考。
因前世出身诗书礼仪之家,耳濡目染,贾荀于读书一事上自小也是颇有天姿。
若不是前世死的太早,恐怕他如今也已经考中了功名,同他父亲一样入朝为官了。
家逢巨变,他又是早亡,死前还不满十七周岁的少年,原先已是有了秀才功名在身的,只可惜受到抄家一事的牵连,这一纸秀才功名也一并被撸了去。
重新转世投胎到这户人家之后,贾荀也算是见足了其富贵繁华。
平日里贾琏、王熙凤这对夫妇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也是极尽宠爱的。
贾琏更是在儿子耳边时常念叨着让儿子长大之后,一定要好好讨好老太太,讨得了老太太的欢心,他们父子二人将来才好顺利地继承这荣国府。
听着他爹经常在耳边对他的叮嘱,贾荀如今也算是对这府上的人际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他们家是大房,但是不得上面的老太太喜欢,而他爹虽是这府上名正言顺的下一代继承人,但因有着二房他那个衔玉而生的小堂叔在,这继承人的身份如今也是摇摇欲坠。
每当贾琏向儿子叮嘱,说着他们大房如今在府上如何受到二房辖制的时候,贾荀都是睁大眼睛,耐心听着。
府上大房和二房私底下怎样争斗的事,贾荀不太清楚,但他其实能听得出他爹和他说的话中掺了水,夸大成份居多。
尽管知道贾琏的话中有着许多不实的言论,但是当贾琏每次回来之后,抱着儿子吐苦水时,贾荀仍然是睁着眼睛,耐心听着他爹的叮嘱。
听着他爹的话,贾荀心里猜想着,他爹这应该是担心将来继承人的身份不稳固,所以让他这个当儿子的去讨好上头的老太太,好借此巩固他们大房在这府中的地位。
结合着他爹的话,分析着他们府上如今的情况,贾荀眸光一闪,倒是觉得将来他科举为官,反倒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等到他考中了功名,既能得了上头老太太的喜欢,又能有功名在身,到时他爹的那些顾虑不就全部迎刃而解了吗?
贾荀自许自己在读书一事上还是颇有天资的,如今重来一世,也是想将前世未完的遗愿今生能够得以偿愿。
他既没什么经商天赋,也不是什么习武的料子,因有着上一世的耳濡目染,科举读书反倒是最适合他的。
这般想着,贾荀心中也是打定了主意。
这几日听着他爹不停的在他耳边念叨,贾荀已经知道他们家是有着两门国公的鼎盛人家,知道他们家从前是以军功起家,得以获封国公府的。
只是如今这天下承平已久,对比那些清流世家大族,武将勋贵之家也不再受到重用,逐渐式微了起来。
既然如此,他身为这府上的下一代继承人,贾荀倒觉得他从文,以后走文官的路,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前贾荀跟着他前世的先生,也学过史书典籍,经学策论,知道这武将勋贵之家若是想长盛不衰,还是应该趁早从武转文,培养后代子孙科举为官的。
这样家族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在朝廷上占据一席之地,等到世袭的爵位到了最后一代,也能不被那些清流世家排挤出权力场之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科举!兴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