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个回到东宫的时候,太子妃常氏还没睡,一直在等着他们,常氏生的两个女儿已经睡了。
听说他们回来了,常氏扶着宫女的手到了门口,看到朱标扛着朱雄英进门,她的脸上笑容就抑制不住。
朱雄英大喊:“娘!”
常氏立即让几个宫女把朱雄英抱下来:“快下来,你爹今日累一天了。”
她又对朱标说:“不能这么惯着他,要不然就难管教了。”
朱标笑着说:“过几年再说管教的事儿,现在还小,整个人小小的一团还能抱着背着,再过几年就不行了,能亲近的时候多亲近,等年纪大了就亲近不了,到时候再板着脸管教不迟。”
夫妻两个相携进门,朱雄英已经跑常氏的房间里看妹妹去了,两个妹妹一个一岁多,一个还不到一岁,都在睡觉,他失望得出来了。
朱标和常氏坐下来说话,看到儿子耷拉着脑袋没什么精神,朱标就问:“不是说要看妹妹吗?”
“看了,她们睡着了,一点都不好玩儿。不如麟子妹妹。”
朱标笑着跟常氏说:“刚才扛着他回来,他还惦记他麟子妹妹,说过几日把麟子带进宫让我也扛他麟子妹妹一回。”
朱雄英就说:“那是因为妹妹没爹爹啊,她肯定也喜欢骑爹爹大马。”
常氏想说话,朱标抢先说:“看来你和你麟子妹妹感情好,回头有机会再说。夜深了,早点睡吧,明儿还要早起读书呢。”
“爹和娘也早点睡。”朱雄英转身要出去,这时候外面突然有小孩子喊:“爹!”
常氏听了太阳穴一跳,心里怒气勃发,脸上却微笑起来。她心里对吕氏越来越看不上,这吕氏还是书香门第的女孩呢,玩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招数,半夜三更把儿子赶到门口喊爹是什么意思?
常氏立即提高声音说:“是允炆吗?快进来,跟着你的人呢?怎么不提前来说一声,外面黑,别跑太快,好孩子慢着点。”
朱允炆已经跑来了,在门口对着朱雄英喊了一声大哥,没做停留,快快乐乐地扑进朱标的怀里:“爹,儿子可想您了。”
朱标笑起来:“早上还见面呢,到晚上就想爹了?今儿在家玩儿什么呢?”
朱允炆扭着身体没直接回答,而是说:“爹,在家没意思,儿子也想读书,让我读书吧。”说完就开始黏糊糊地撒娇。
朱标说:“你还小呢,去了书房坐不住,到时候先生是要打你手板心的,你大哥也是最近一段日子才读书,你等几年再去。”
“不嘛,我就要读,我要读书。”声音突然拔高,睡在里面的一个小婴儿顿时哭了起来,隔着一层木质镂空的壁板传出乳母哄孩子的声音。
朱标往里面看了一眼,跟朱允炆说:“行,想上进也不拦着你,明儿给你找先生去。”
常氏坐在一边含笑旁观,在他们父子一起说笑的时候她往夜色外的庭院里看了一眼。她知道,侧妃吕氏就在门外。
吕氏是朝中大臣吕本的女儿,吕本原先是元朝的官员,只有一个女儿,没儿子,把女儿当成儿子教养,据说吕氏小时候读了些书,因此朱元璋觉得吕氏是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未来进宫也是个贤妃,因此在文臣的女儿中择了吕氏给朱标做侧妃,但是以常氏的眼光看来,吕氏颇有算计。
东宫里面常氏和吕氏不对付,常氏几次动胎气就是被吕氏气的。
吕氏又滑不溜手,在公婆跟前是个木头人,在太监宫女跟前又是个慈悲人,在太子跟前又是一个模样。连帝后二人都觉得吕氏不是那淘气的性子,常常对她高看一眼,有什么赏赐也会带上她,虽然处处越不过太子妃,然而这时常赏赐本就是一种区别对待。
常氏就知道吕氏这女人不简单,朱允炆将来也不过是一个藩王,藩王守土就行了,治理地方那是官员的责任,藩王那么上进好学想干什么?
父子两个亲昵了一阵子,朱标让人把朱允炆送走,跟常氏说:“你看我这记性,刚才我有话要跟你说,允炆这一闹给忘干净了。”
常氏笑着说:“我帮太子爷回想一二,刚才雄英一直嚷嚷着他麟子妹妹。”
“哦,想起来了。”朱标笑起来:“雄英就是个孩子,我的意思是你别老管着雄英,他现在和人家小姑娘玩儿的好是因为他以前有大把时间出门,往后出门少了,都长大了,男女大防之下他也就不事事想着人家姑娘了。”
常氏就说:“我管着他是因为他不知道尊卑,那小姑娘不过是个臣子家的孩子,怎么能骑在太子脖子上,这规矩早晚该让雄英知道。”
朱标笑起来:“都是小孩子,那小姑娘才两岁,你能跟一个两岁的孩子讲权势?慢慢地长大就好了。”说完他笑起来:“看到他们玩在一起我就想起咱们来,咱们是自小定亲,也是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真的,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在姨婆那边看到小姑娘,我就觉得她和咱们家雄英很匹配,将来要是有缘分或许真的能成夫妻呢。”
常氏听了忍不住问:“可她是双生子啊,都说双生不祥,您不介意?”
“这有什么,双生不祥不过是世人穿凿附会。要真的有这种不祥,我做过的不祥事儿多了,我怎么没看到不祥?说到底是怕双生男孩夺家产才传出这种话来,那李世民和李玄霸还是双生子呢,李渊不也把两个儿子养大了,只不过是李玄霸身体不好后来养到十几岁没了,怪不得别人。”
常氏就说:“您说的是,两个女孩罢了,又不是嫡长子,原本不用那么仔细,然而荣国府……荣国府仔细说来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虽然有些毛病,但是眼下满朝骄兵悍将,行事都是大开大合,荣国府的那点毛病也算不得什么。这么说来,您真的不介意和荣国府结亲?”
朱标笑起来:“荣国府胆小,有贼心没贼胆,至于结亲,我看中的是孩子不是门庭。姨婆那人是有些傲骨在身上的,我了解姨婆,而且我们兄弟几个都被姨婆教养过,对那孩子的教养我是放心的。如果这孩子是荣国府养的,是万万不能到咱们雄英跟前的,更不能提婚配。
孩子好不好要看生孩子的妇人如何教养,你和吕氏都不错,都是温柔贤惠的人,养出的孩子也恭顺平和。我盼着咱们儿媳妇们也会教养孩子,养得好了江山才能传下去。所以将来要给雄英择一房胸中有丘壑的妻子,老话说一个好媳妇能旺三代人啊。”
常氏笑着点头,心里想好了,荣国府不是盼着家里出个贵人吗?给朱允炆当王妃难道不是贵人!他们都是四王八公一系的,同枝连气,一荣俱荣,岂不是更好?
朱标说完,看到宫女送茶进来,就摆手说:“不喝了,有白水送进来一盏,晚上喝茶容易走困。”嘱咐常氏:“明儿早点起来,咱们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娘,听雄英说娘今日能坐起来了,我想去看看。”
常氏一口答应,朱标喝了白水,两口子扶着一起休息去了。
此时城外青莲观,赵嫂子把袖子挽的高高的,手里拿着的是丝瓜瓤,哄着麟子说:“放心,嬷嬷不会使劲揉搓你的。”
浴桶里面的麟子不信,躲在水里大喊不要,最后她双拳难敌四手,被钱嫂子和赵嫂子摁着好一顿揉搓,皮肤被丝瓜瓤搓的过程中宛如遭受酷刑,痛得眼泪都飙出来了。
是哪个天杀的想出来拿丝瓜瓤洗澡!
她被钱嫂子抱回郑道长的房间里,麟子哭哭啼啼地跟郑道长说:“不要洗澡,不要瓜瓤,不要!”
郑道长哭笑不得:“没洗的时候你嚷嚷着洗澡,洗完后又嚷嚷着不洗,你这是要洗还是不要洗?”
“不让嬷嬷洗。”
钱嫂子拿了布巾来,一边给麟子擦头发一边说:“可见是真不想让我们给她洗,这话说得又急又快又清楚。道长,她皮嫩,不能用丝瓜瓤。”
郑道长把布巾接着,跟钱嫂子说:“我给她擦,你们也累一天了,收拾完就去睡吧。”
钱嫂子出去后麟子偶尔哭上一两声表达自己的不满,郑道长一边给麟子擦头发一边说:“这真是小姐的身子孤女的命,命比纸都薄,就不要挑拣了,咱们这里没法用澡豆香汤海绵丝巾,该吃的苦还是要吃的。”
麟子委屈巴巴地说:“我不要吃苦。”我重活一辈子不是为了吃苦来的!
“想不吃苦就要有本事,让自己变成一只真正的麒麟,腾云驾雾扶摇直上,凡夫俗子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要不然只能是一只贴满金箔的猪,人前被称作祥瑞,人后被端上餐桌。”她给麟子把头发擦得半干,跟麟子说:“睡吧。”
麟子“哦”了一声,爬到里面掀开被子就要钻进去,小睡衣在她行动的时候动来动去,露出了腰上的胎记。放布巾的郑道长用余光看到了她腰上的胎记立即说:“麟子,我看看你的背后。”
麟子知道自己身上长胎记了,因为在背后,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就应了一声,趴在被子上。
郑道长掀开她的小睡衣,看到肉乎乎的背上胎记颜色有浓有淡,以前是黑乎乎一片,现在则是有深有浅。
郑道长眯着眼睛看了一会,麟子快睡着了,她才说:“快躺进去,别冻着了。”
麟子利索地躺好,郑道长去吹了灯回来躺下。
她觉得麟子真的难活命了。
因为她觉得麟子背上的胎记有些龙形。
明天见
ps 因为昨天修改错别字的时候误操作,把后面的章节给换了上去,可能有部分人看的不是正确的顺序,如果有昨天上午读过的宝子们,可以翻一下上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龙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