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圖計劃」的推進並非一帆風順,技術深水區的暗礁逐漸顯露。一次至關重要的技術評審會上,矛盾徹底爆發。
以保守穩健著稱的基礎架構部負責人李總,對邵苗主導設計的、較為激進的分布式協同方案提出了強烈質疑。他言辭犀利,引經據典,認為其風險過高,與集團現有龐大而陳舊的技術棧兼容成本將是「災難性」的,甚至隱晦地暗示邵苗的設計「過於理想化,缺乏對複雜現實環境的敬畏」。
會議室氣氛瞬間緊繃。幾位高管面露難色,交頭接耳,顯然更傾向於採納雖然保守但「絕不會出錯」的傳統方案。邵苗據理力爭,引證數據,闡述未來擴展性的必要。但對方資歷更深,言辭間那份對她年輕資淺的隱隱輕視,以及對未知風險的天然抗拒,形成了一堵無形的牆,讓她的每一個論點都彷彿撞在棉花上,無力而憋屈。
壓力像實質般壓在肩頭,邵苗感覺額角沁出了細汗,原本清晰的思路開始因焦急和自我懷疑而有些紊亂。她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那個始終沉默的身影。
林振宇坐在主位偏左的地方,依舊是那副微側著身的姿態,指尖的筆緩慢地轉動著,臉上沒什麼表情,彷彿眼前這場愈演愈烈的爭執只是一段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然而,邵苗卻敏銳地注意到,他轉筆的速度比平時稍慢,指節因微微用力而顯得有些泛白。
就在邵苗快要被那種孤立無援的窒息感淹沒時,林振宇忽然極輕地咳嗽了一聲,聲音不大,卻像一個精準的開關,瞬間切斷了會議室裡嘈雜的爭論。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他身上。
他並沒有立刻看向爭執的雙方,目光反而落在自己面前的平板電腦上,語氣平淡得像是在陳述一個客觀的、毋庸置疑的物理定律:
「李總的擔憂,從現有架構維護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風險控制始終是首要任務。」
李總的臉色稍緩,似乎以為得到了支持。
但林振宇的話鋒幾乎沒有停頓,自然而然地一轉:「不過,」他抬起眼,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最後落在李總身上,那眼神沒有攻擊性,卻帶著一種基於絕對技術自信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技術的終極價值在於解決問題,創造增量,而非僅僅是固守成規,避免出錯。邵副理的方案,在處理高併發、非同步事務上的潛在優勢,尤其是對『星圖』未來擴展性的支撐,是現有舊架構無法比擬的。這不是理想化,這是技術演進的必然路徑。」
他稍作停頓,讓這段話沉澱下去,然後繼續道,語速平穩卻字字清晰:「至於兼容性成本…」他微微側頭,像是提出一個再自然不過的解決方案,「這正是需要我們技術團隊去攻關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成為阻礙創新、扼殺可能性的理由。我建議,會後立即成立一個專項評估小組,由基礎架構部與邵副理團隊共同牽頭,限期兩週內拿出詳細的兼容性過渡與攻堅方案。『星圖』的戰略意義,本就在於突破與引領,而非重複過去。」
他沒有提高聲調,沒有使用任何情緒化的詞彙,甚至沒有直接說「我支持邵苗」。他只是從更高的技術戰略層面和純粹的邏輯層面,四兩撥千斤地化解了對方的質疑核心,並將一場可能導向否決的爭吵,引導向了建設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向。他巧妙地維護了李總的面子(承認其擔憂的合理性),卻毫不動搖地堅持了技術推進的正確方向。
那一刻,邵苗看著他,彷彿看到了一座沉默卻無比穩固的燈塔,在風雨飄搖的爭執海中,清晰地、堅定地標示出了唯一的航向。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和強大的依靠感瞬間沖散了她的焦慮與孤立感。他原來一直在聽,並且在關鍵時刻,選擇了站在她這一邊——不是出於私心,而是出於對技術本身的判斷,以及對她能力的信任。這種支持,遠比任何個人的維護更讓她感到踏實和有力。
會議最終採納了林振宇的建議。散會時,李總雖然臉色不算好看,但也只能點頭接受這個折中且無法反駁的提議。
邵苗還沉浸在剛才的震動與感激中,內部通訊軟體便彈出了一條新訊息。發送人:林振宇。
內容依舊是他一貫的風格,沒有任何關於剛才會議的評價或安慰,只有冷靜的下一步指令:
「會後儘快整理一份兼容性攻堅的初步思路與關鍵障礙點,列出所需資源清單與初步時程規劃。明天上午十點前發我。評估小組第一次會議安排在明天下午三點,你準備彙報。」
沒有多一個字。但邵苗卻從這簡短的指令中,讀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信任——他相信她能挑起這個擔子,處理好接下來的難題,並且將她直接置於這個攻堅戰的核心位置。這不是照顧,這是委以重任。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快速回覆:「收到。立刻處理。」
她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幾小時後,她將一份詳盡的文檔發送過去。沒過多久,收到了他的回覆,只有兩個字:「可行。」
又是這種極致的簡潔。但緊接著,又一條訊息跳了出來,內容卻讓她愣了一下:
「關於非同步訊息追蹤的節點標記算法,你採用的第三種變體,效率雖高,但在極端網絡分區情況下可能存在標記丟失風險。可以參考一下我另一位助理Elle剛才轉發給你的那份舊技術備忘錄,第12頁有個類似的邊界案例處理方式,或許有啟發。LZY」
他甚至在這種技術細節上,都如此精准地關注著她的工作!並且…又是通過助理轉發資料。他依然嚴格遵守著那條他重新劃定的、由助理代勞的界限,絕不親自傳送任何可能被視為「額外關心」的東西。但這種繞了一圈、看似冰冷流程化的方式背後,卻是他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援。
邵苗的心情複雜難言。她點開Elle轉發過來的文件,果然在第12頁找到了他說的案例,確實對她很有啟發。她默默消化著這份繞道而來的幫助,心裡那點因他之前退縮而產生的委屈和苦澀,似乎被沖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深的、難以言喻的惆悵和理解。
他就像一座戒備森嚴的堡壘,拒絕任何情感上的直接靠近,卻會在你真正需要技術或專業支援時,悄悄從堡壘的縫隙中,遞出一件最關鍵的工具。這種支持,局限在他感到絕對安全的領域內,克制、隱晦,卻又實實在在。
風暴暫歇,航道被重新指明。邵苗感覺自己與那條深水鰂魚的關係,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複雜難言的階段。他們之間隔著冰冷的協議和流程,卻又在技術的深海中,共享著一種無聲的、強大的默契與信任。這份信任,成為她動搖的錨點下,一塊悄然沉下的、堅固的磐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