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拒做弃夫,我在书院开火灶 > 第47章 露华书院(二十一)

第47章 露华书院(二十一)

冬至宴后,林乐钧被彻底打入了香厨堂的最底层,与沉默如石的阿顺为伴。

一连几日,天不亮就得起身去后院备柴。

他没做过什么体力活,那吸饱潮气的木头又沉又硬,一斧子下去,震得林乐钧虎口发麻,手臂酸软,掌心不多时便磨出了水泡。

幸而阿顺瞧他实在吃力,闷声不响地接过了劈柴的重活,只让他在一旁归置柴禾。

相处这些时日,林乐钧也曾试探着问起当年旧事,阿顺却只将头垂得更低,浑浊的眼底一片死寂。

灶房烧火的烟尘呛得人涕泪横流,掏炉灰更是家常便饭,脏兮兮的灶灰混着汗水黏在身上,永远没个清爽干净的时候。

热腾腾的饭菜也永远轮不到他们,常常是冷羹残炙对付着吃上一口。

一日午后,林乐钧刚掏完几个大灶的炉灰,却被告知灶上已经没饭了。

他灰头土脸,又累又饿地回到柴房,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摸了过来。

曹小明飞快地将一个尚有余温的东西塞进他手里,又迅速缩回手,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乐钧……对不住!我、我胆子小……只能给你留了这个……”

林乐钧低头,掌心是一个软乎乎的白面馒头。看着曹小明仓惶跑开的背影,心头一阵五味杂陈。

比起这筋骨之劳、皮肉之苦,杨文贵一伙人的冷言冷语才更扎人心肺——

“哟,这不是我们得了韦大人赏赐的小林师傅嘛?柴火味儿可还合口?”

“小心点搬,这菜可金贵着呢,可别像盐罐子似的又摔了!”

林乐钧告诉自己这是在磨练心性,要把那些讽刺的话全当作耳旁风。

夜里一个人钻进冰冷的被窝,却还是忍不住掉了两颗眼泪。即便如此,他也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只是有些想家了。

想阿娘,想家里的芦花鸡,想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名字。

林乐钧也说不清自己的情愫——和那个人只是萍水相逢的关系,可是每每回忆起从前在家的安乐日子,好像总是与他作伴的。

前所未有的孤独几乎要将人吞噬了,他只能像是心里支柱似的,把谢钰的那封信压在枕头底下,想着那行“望重逢再叙”的小字。

日子就在这阴冷潮湿与无休止的劳碌里,被林乐钧一天天掐着指头算着假日,艰难地熬向新年。

这一夜,雨势骤然变本加厉。

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汇成无数道急流飞泻而下,哗啦啦的声响,像是要淹没整个书院。

天光初亮时雨势稍歇,伙夫们打着哈欠起身,照常准备早饭。

林乐钧和阿顺正费力地将湿透的木柴搬进灶房,就听见院门被猛地撞开。

山长随侍知言浑身湿透,惊慌失措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出大事了!藏书楼淹水了!”

整个厨堂瞬间哗然。

作为天下第一书院,藏书楼可是露华书院的根基所在。里面珍藏着无数孤本典籍、先贤手稿,若被雨水泡毁,简直是灭顶之灾。

山长下了死命令,所有能抽调的人手,立刻去藏书楼救书。知言这趟前来,就是问曾阿福要人的。

得知来意,曾阿福将眉头拧成了疙瘩。

眼瞅着年关将至,元日的糕饼吃食正紧锣密鼓筹备着,厨堂人手本就捉襟见肘。

他焦急地扫视着忙碌的众人,一时难以决断。

杨文贵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凑到曾阿福身边。

“福师傅,瞧知言这个意思,咱们这回要是不借人,在吴山长那边就是留了话把子啊。为了这点小事就将他得罪了,得不偿失!”

他顿了顿,目光状似无意地飘向角落里的林乐钧和阿顺,声音更低了些。

“要我说,烧火打杂的那两个横竖也用不上大灶,留在灶房里也是碍手碍脚。不如就打发他们去藏书楼帮忙?一来解了燃眉之急,二来,也算咱们香厨堂为书院出了份力,山长面前也好说话不是?”

曾阿福正心烦意乱,闻言觉得甚是有理。

“行,就这么办!”他冲后门烦躁地一挥手,驱赶苍蝇似的:“你们两个别杵着了!赶紧跟着知言去藏书楼!手脚都给老子放麻利点!”

“哎呦!这可是份美差事!”

一旁的李虎立刻扬声,语气满是毫不掩饰的奚落。

“你们两个去藏书楼也沾沾文曲星的仙气儿,说不定回来就脱胎换骨,不烧火改做学问了呢!哈哈哈!”

话音落定,旁边几个同伙也跟着哄笑起来。

曾阿福朝他们怒瞪一眼:“闭嘴!再嚼舌根子,下一个去的就是你们!还不快备菜!”

刺耳的笑声戛然而止。林乐钧拿起挂在墙上的破旧蓑衣,对阿顺低声道:“走吧。”

阿顺无言地拉低了那顶宽大的斗笠,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跟在知言身后,冲入那片白茫茫的滂沱雨幕中。

赶到藏书楼,眼前的景象让林乐钧心头猛地一沉。

只见一座飞檐斗拱、气象庄严的三层楼阁矗立在雨幕里,门楣上悬着的黑底金漆大匾,“藏书楼”三个遒劲大字依旧醒目。

然而此刻,这承载着书院文脉的重地却是一片狼藉。

原来此处背靠后山,昨夜汹涌的雨水从山上汇聚成流,冲垮了年久失修的排水沟,浑浊的山洪直接灌进了楼内。

虽然发现得尚算及时,但底层积水已没过了脚踝。

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枯叶和杂物,楼内当值的几个老学究和杂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抱着书册在水中跋涉,个个脸色煞白,疲惫不堪。

“快!先把底层书架上的书,尤其是靠近地面的,都抢出来搬上二楼!”

“动作轻些!这都是书院百年积攒的心血!”

掌书夫子赵怀林嘶哑着嗓子,袍袖和下摆都沾满了泥浆,显然已在此鏖战了大半夜。

林乐钧和阿顺脱去鞋袜挽起裤腿,也加入了救书的行列。

冷水没过脚踝,寒意更是从脚底窜上脊背,激得人直打哆嗦。

厚重的典籍浸透了水,分量陡增数倍。林乐钧屏住呼吸,冷得牙齿都在发颤。怀抱着书,甚是艰难地朝二楼挪动。

阿顺走在他前面,同样抱着高高一摞湿书,步伐却异常沉稳。

来往救书的众人之中,有道苍老的身影格外突出。

只见那位须发皆白的清癯老夫子,带着满脸的痛心疾首,不顾年迈也挽起了裤管和袍袖,颤巍巍来往于泥水之中。

林乐钧认出那是夫子袁济康——当日比试,正是袁夫子说:饮食二字,可窥见民生。这话说得很妙,让他在心里记了很久。

眼下瞧袁夫子这副爱书如命的样子,咬着牙将一摞书奋力抱上楼梯,浑浊的泥水顺着他的衣襟滴落。林乐钧深受鼓舞,不由得也觉着心头一热,手上的动作也越发有力起来。

众人如同蚂蚁搬家,如此在冷水与楼梯间往返不息。

不知过了多久,底层的书籍终于被抢运一空,大部分都暂时堆放在了相对干燥的二楼走廊里,散发着浓重的湿气。

赵怀林喘着粗气靠在二楼廊柱,冠发都有些散乱了。

其他人也累得够呛,或坐或靠,暂时歇口气。

林乐钧和阿顺一起坐在角落的书架旁,隐约听到旁边杂役刻意压低的闲聊声。

“听说新任书办昨儿才刚到任,今儿藏书阁就发大水!”

“可不是嘛!这位还是韦大人钦点的,这下可真是流年不利!”

“嘘!噤声!这话让人听见可了不得!”

……

听着八卦没歇太久,楼梯口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年轻学子提着衣摆冲上来,对着赵怀林气喘吁吁地禀报:“赵夫子!法理斋已经收拾妥当了,山长命人铺好了草席油布,就等着搬书过去晾晒!”

赵怀林闻言强打起精神,用嘶哑的声音下令。

“诸位可听见了?小心些,把二楼这些书再搬到法理斋去!动作要快,书不能堆着沤坏了!”

新一轮的搬运再次开始。

队伍从藏书楼二楼蜿蜒而下,冒着依旧未停的雨幕,朝着法理斋的方向移动。

法理斋位于书院东侧的高台之上,回廊曲折,环境清幽,平日里是学子们研习律法典籍之所。

此处距离藏书阁最近,地势又高。

吴山长当机立断,命人撤去了法理斋各屋暖阁的物件,再由几位老成持重的学长,带着学子们把书妥善铺晾开来。

通往法理斋的石阶,救书的人影连成一线。

林乐钧抱着一摞湿沉的书,赤脚淌过法理斋门前的积水,望向高处那行飞檐翘角的轩敞屋舍,艰难登上冰凉的石阶。

淋了雨的石板异常湿滑,他脚底裹满湿泥,走得又急。才爬到一半,一个趔趄,身体猛地向后仰倒。

失去重心的瞬间,林乐钧失声惊叫。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死死护住了怀里的书。

“当心!”

一道清越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预想中的狼狈并未发生。林乐钧结结实实撞进一个略带湿意的怀抱。背后那人揽住他的腰背,稳稳截住了下坠之势。

“…多、多谢!”他惊魂未定地道谢,双脚重新踩实地面。

慌忙回头,视线首先撞上的,竟是一柄素雅的油纸伞。

伞面绘着一枝凌寒独绽的红梅,在灰暗的雨幕中红得惊心动魄。

握伞的手修长如玉,指节分明,只是被寒气冻得微微泛红。袖口的青色深了一轮,边缘已被雨水浸透了。

梅花伞一寸一寸,向上缓缓移去,最终隔绝了林乐钧头顶滂沱的雨线,露出伞下人的脸。

——他的世界在这一刻骤然失声,只剩下伞下这方寸之地。

“……乐钧小郎君?”

谢钰挑起唇,目光似有惊诧。

而林乐钧则被钉在了原地,怀里紧紧锢住那摞湿书,就这样怔怔对上那双眼。

那双这漫长的三个月,他明明朝思暮想,却又拧巴着不敢奢望、不敢深念的眼。

怪我笔力有限,拖得这么久才见面[求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露华书院(二十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