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凭基建定三国 > 第5章 夯土为基,初聚人心

第5章 夯土为基,初聚人心

彭城以北,泗水之畔。

冬日的阳光勉强穿透薄云,洒在冰冷的大地上,却带不来多少暖意。寒风依旧凛冽,卷起河滩上的沙尘,扑打在正在劳作的人们脸上。

但与之前落雁陂那种为求生存而进行的仓促施工不同,眼前这片广阔的河滩地,呈现出的是一种有序而蓬勃的景象。

数以千计的民夫和兵卒被分成数个区域,如同工蚁般忙碌着。有人负责从附近土山取土,牛车、独轮车往来不绝;有人负责将运来的黏土与沙石按特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更多的人则围在几段初具雏形的堤坝基址旁,喊着整齐的号子,用力夯打着层层铺就的土层。

“嘿——呦!”

“用力——夯!”

号子声此起彼伏,巨大的木夯(hāng)在众人合力拉扯下,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砰、砰”声,将土层压实。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腥气和汗水的气息。

陶策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望台上,身披一件更厚实的青色棉袍,外面罩着简单的皮甲,以防风寒。他手中拿着的不是书卷,而是一卷新绘的堤坝结构图,上面标注着尺寸、坡度、材料配比。他的目光锐利,不断扫视着各个工段。

“停!”陶策忽然指向一段正在夯实的堤基,“那一队!土层铺得太厚!夯击力度不够!返工!必须做到‘夯筑如石,锥扎不入’!”

负责那段的工头脸色一白,连忙吆喝着民夫们将不合格的土层铲起重新铺设。没有人敢抱怨,落雁陂的胜利和陶策被正式任命的消息早已传开,这位年轻的少主公在众人心中已建立起相当的权威。更何况,他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

曹豹按剑跟在陶策身侧,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面,感慨道:“少主公,这般筑堤,比往日官府征夫修河,要严谨十倍啊!”他亲眼见过以往修堤,多是敷衍了事,土层虚浮,一场大雨就可能冲垮。

“堤防乃性命所系,百姓安危、农田收成皆系于此,容不得半点马虎。”陶策语气严肃,“曹将军,标准化施工和严格质检,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传令下去,各工段皆按此标准,设立‘质检官’,由老张头那样有经验的工匠担任,不合格者,一律返工,不计工时!”

“诺!”曹豹抱拳应命,他现在对陶策的命令执行起来毫不含糊。

陶策走下望台,来到取土区。他发现民夫们挖掘黏土的工具五花八门,镐头钝了也仍在勉强使用,效率低下。他皱起眉头,对随行的糜竺派来的管事说道:“工具损耗太大,立刻组织工匠,设立临时工棚,统一修缮、打造工具!尤其是这种‘三齿耙’,用于松土效率更高,按我画的图样,加紧打造一批出来。”他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三齿耙示意图。

那管事眼睛一亮,连忙记下:“小人明白!这就去办!”

解决了工具问题,陶策又转向搅拌区。他看到民夫们只是随意地将土石混合,水量全靠感觉,这样夯筑出来的堤坝质量难以均匀保证。

“来人!”陶策唤来几个略显机灵的年轻民夫,“你们几个,从今天起,专门负责配比。记住口诀:‘三份黏土一份沙,碎石半份水适量’。用我让人做的那个标准木斗量取!每次搅拌,必须严格按此比例!”

年轻民夫们既紧张又兴奋,用力点头,开始笨拙但认真地使用起那些标有刻度的木斗和量具。一种原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工地上悄然萌芽。

然而,挑战远不止于此。

几天后,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用于夯筑堤坝关键部位所需的“青膏泥”(一种黏性极强的泥土)在附近储量不足,而要从更远的山地开采,运输成本和时间将大大增加。

工地上,几个负责材料的吏员和工头围在陶策身边,愁眉不展。

“少主公,若是用普通黏土替代,恐防渗和坚固程度不足啊。”一位老工匠忧心忡忡地说道。

陶策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检索着古代建筑材料的知识。他想起了一种古老的工艺——“三合土”。

“不必远求。”陶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取本地黏土、河沙,再加入适量石灰、糯米浆汁,按特定比例混合夯筑,其坚固与防渗效果,犹在青膏泥之上!”

“糯米浆汁?”众人都是一愣,糯米乃是珍贵粮食,用来和泥?

糜竺派来的那位管事也面露难色:“少主公,这……糯米价高,恐糜别驾那里……”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陶策断然道,“此乃关键堤段,关乎整体安危,些许糯米,若能筑成金城汤池,其价值远超本身!你且去禀报糜别驾,说明情况,我自会与他分说。同时,可尝试用部分动物血液、蛋清等物作为替代黏合剂进行试验。”

见陶策态度坚决,且提出了替代方案,众人只得依令尝试。当第一批按照新配方制作的“三合土”被夯筑成型,其坚硬程度远超普通泥土时,所有的质疑都化为了惊叹。陶策再次用他的知识和决断力,解决了工程上的难题。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在工地上流传,也渐渐传到了彭城内外。

这一日,陶策正在巡视一段已夯筑近一人高的堤坝,曹豹引着一人前来。

“少主公,此人已在工地外围徘徊数日,言称欲见主持工程之人,有要事相商。观其言行,似非寻常百姓。”

陶策抬眼望去,只见来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身形瘦削,面容普通,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有神,顾盼间带着一种冷静的审视。他站在那里,虽衣衫朴素,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与周围忙碌的民工格格不入。

“在下顾划,字谋远,听闻少主公在此兴修水利,革新技法,特来一见。”年轻人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目光却迅速扫过陶策手中的图纸、工地上标准化的施工区域,以及那些新式的工具和量具,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陶策心中一动,放下图纸,仔细打量着对方。他感受到此人身上有一种不同于武夫和传统文士的气质。“顾先生有何见教?”

顾划微微一笑,指向正在夯筑的堤坝:“见教不敢。只是观此工地,号令严明,条理清晰,器物革新,更闻少主公以糯米、石灰和土,创‘三合土’之法,实乃闻所未闻。划游学四方,略通数算、格物,亦曾思索如何强兵富民,今日见少主公所为,方知‘基建’二字,竟有如此潜力。不知少主公之志,仅在于一堤一坝,还是……这万里江山,黎民福祉?”

他的声音平和,但问题却直指核心。

陶策看着对方清澈而睿智的眼睛,心中升起一股预感——他一直在寻找的,能够理解他的理念并协助他管理、推行策略的人才,或许就在眼前。

陶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手中的堤坝结构图递了过去,指着上面一处复杂的排水涵洞设计,问道:“顾先生既通数算格物,请看此处结构,受力如何?水流冲击下,可能稳固?”

顾划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片刻,手指在图上轻轻比划,口中低声计算着什么,片刻后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妙!此处以拱形承力,分散压力……然,若遇特大洪水,此处接口或为薄弱。若能在此增加三角支撑,或可万无一失。”

陶策闻言,心中一震!此人果然有真才实学!一眼就看出了他设计中隐含的、自己尚未来得及优化的细微缺陷。

“先生大才!”陶策郑重拱手,“策之志,正如这泗水,奔流到海,非一城一池可限。然万丈高楼平地起,需先生这般俊杰,同心协力,共夯其基!不知先生可愿留下,助我一臂之力?”

顾划看着陶策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诚意,又看了看眼前这片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工地,终于深深一揖:“划,飘零已久,今日得遇明主,敢不效命?愿随少主公,以此‘基建’之术,为这乱世,夯实一道不一样的根基!”

两只手,一只有着年轻的热忱与超越时代的见识,一只有着沉稳的智慧与扎实的学识,在这一刻,紧紧握在了一起。

夕阳的余晖洒在初具规模的堤坝上,也洒在这一对刚刚相遇的君臣身上。陶策知道,他的团队,终于迎来了第一位核心谋士。而徐州的基建大业,也将因为更多人才的加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夯土为基,初聚人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