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凭基建定三国 > 第8章 父死子继,城下之盟

第8章 父死子继,城下之盟

葫芦口大捷的余威尚未散尽,彭城内外对少主陶策的推崇正值顶峰,然而,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如同阴云般悄然笼罩了州牧府。

彭城,州牧府内室,深夜。

烛火摇曳,将病榻上陶谦枯槁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的呼吸如同破旧的风箱,急促而浅薄,蜡黄的皮肤紧紧包裹着骨骼,曾经执掌一州权柄的手,如今只剩下嶙峋的颤抖。糜竺、曹豹等核心臣子肃立榻前,面色悲戚。

陶策跪在榻前,紧紧握着父亲冰冷的手。穿越而来的灵魂虽与这位“父亲”并无深厚情感,但数月来的相处,尤其是陶谦在关键时刻对他的信任与支持,让他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责任,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策……儿……”陶谦艰难地睁开浑浊的双眼,目光涣散,却努力聚焦在陶策脸上,“徐州……交……交与你了……莫要……莫要负了……这……百姓……”

他的声音微弱如丝,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父亲放心,”陶策俯下身,声音低沉而坚定,一字一句,如同誓言,“孩儿必竭尽所能,护佑徐州,让这方土地,成为乱世中的乐土,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陶谦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微弱的欣慰,他嘴唇翕动,还想说什么,却终究未能发出声音,手臂无力地垂下,瞳孔中的光芒彻底消散。

汉末群雄之一,徐州牧陶谦,薨。

室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悲声。糜竺、曹豹等人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陶策缓缓松开父亲已然冰冷的手,替他抚平衣襟,然后站起身。他的脸上没有泪水,只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肃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可以偶尔依靠父亲的“少主”,而是真正需要独当一面,背负起整个徐州命运的陶徐州。

州牧府正堂,权力交接。

府内白幡高挂,哀乐低回。但在悲伤的表象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陶策一身缟素,跪坐于主位之下(尚未正式继位)。堂下,以糜竺、曹豹为首的支持者自然簇拥在他身后。而陈珪父子则站在另一侧,神色复杂,既有对旧主逝去的哀戚,更多的则是对未来权力格局的审视与算计。

“老主公骤然仙逝,徐州不可一日无主!”糜竺率先打破沉寂,声音洪亮而悲怆,“少主公虽年幼,然天纵奇才,落雁陂、葫芦口连破强敌,保境安民,功勋卓著!更得老主公临终托付,理当继任徐州牧,以安民心,以御外侮!”

“糜别驾所言极是!”曹豹按剑大喝,声若雷霆,“末将等誓死效忠少主公!”

大部分文武官员见状,纷纷躬身附和:“吾等愿奉少主公为主!”

陈珪目光闪烁,与儿子陈登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在陶策携大胜之威和陶谦遗命的双重加持下,强行反对已不明智。他缓缓出列,躬身道:“老臣……亦以为,当遵老主公遗命,奉少主公继位。然,少主公年幼,州事繁杂,当需老成持重之臣,共同辅佐……”

他这是在为自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陶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陈珪,那眼神虽无杀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势,让陈珪后面的话不由自主地咽了回去。

“陈公之心,策已知晓。”陶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然,当前之急,非在权柄划分,而在如何应对眼下危局。父亲新丧,曹操、袁术乃至周边诸侯,岂会坐视?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内部,巩固防务,示强于外,而非内耗!”

他顿了顿,继续道:“策既受先父重托,自当担起责任。即日起,由糜别驾总领州郡政务、钱粮调度;曹豹将军总领彭城及北线军事防务;顾划先生为军师中郎将,参赞军机,协调整体防御工事建设。诸位,各司其职,共度时艰!”

他没有给陈珪安排具体要职,而是将其暂时架空,同时明确了自己核心班底的权力。这番安排干脆利落,展现了强大的掌控力。

陈珪脸色微变,但见众人皆无异议,只得低头应道:“……老臣,遵命。”

许都,曹操大营。

“陶谦死了?”曹操看着最新细作传回的情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烁,“其子陶策继位……呵呵,黄口小儿,坐得稳那位置吗?”

戏志才咳嗽了几声,脸色更显苍白,但思路依旧清晰:“明公,陶策虽年幼,然观其行事,果决善断,更兼奇技淫巧,不可小觑。如今其新丧其父,内部未必全然归心,正是可趁之机!”

“哦?志才有何妙计?”曹操饶有兴趣地问。

“此前‘驱狼吞虎’之策,虽未竟全功,然袁术新败,其与陶策已结仇怨。明公可再遣使至袁术处,不必催促其进兵,只需表达对陶策‘弑父自立’(散布谣言)的‘愤慨’,以及对袁术之前损失的‘同情’,再许以些许空头承诺,袁术匹夫,必不甘心,或会再寻衅端。”

曹操点头:“此为一计。然陶策小儿善于守城,强攻损失太大。”

戏志才微微一笑:“故,此计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法在于——刘备!”

“刘备?”曹操挑眉。

“刘备如今依附吕布,屯驻小沛,地处徐州西北门户,其人与吕布皆非久居人下者。明公可密信刘备,言陶策年幼,徐州动荡,邀其共图徐州,许以其事成之后,共分徐州之地!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若其心动,或可从内部搅乱徐州!此乃‘假途灭虢’,亦可称‘二虎竞食’之计!”

曹操抚掌大笑:“善!大善!即刻修书两封,一封予袁术,一封予刘玄德!我倒要看看,那陶策小儿,如何应对这内外交攻之局!”

场景四:彭城,陶策书房。

烛光下,陶策与顾划、糜竺正在密议。陶策已换下孝服,穿着一身简便的深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主公,”顾划将一份密报放在案上,“许都细作传回消息,曹操已分别遣使前往寿春袁术处和小沛刘备处。意图离间、怂恿,恐不久便有事端。”

糜竺忧心道:“袁术新败,或可暂缓。然刘备……其人素有雄才,更有关羽、张飞万夫不当之勇,若其被曹操蛊惑,自小沛南下,直逼彭城,则我北面压力骤增!且其若与陈珪等人内外勾结……”

陶策沉默片刻,手指在地图上小沛的位置划过,脑中飞速思考。历史上,刘备确实曾短暂占据徐州,此人能力不凡,且有关张之勇,确实是个大麻烦。

“刘备……此人重名声,讲信义,但亦怀雄心。”陶策缓缓道,“曹操此计,乃是阳谋,欲使我等与刘备相争,他好坐收渔利。”

“主公可有对策?”顾划问道。

陶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曹操想让我与刘备相争,我偏不让他如愿!”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我要主动遣使,前往小沛!”

“主动遣使?”糜竺和顾划都是一愣。

“不错!”陶策转身,目光灼灼,“不是去宣战,而是去……结盟!或者说,是去给他刘备,送上一份他无法拒绝的‘厚礼’!”

“厚礼?”

“一份关于‘小沛地区水利及城防一体化建设规划书’!”陶策语出惊人,“刘备屯驻小沛,北临曹操,西接袁术,处境艰难。小沛城防不固,民生凋敝,正是其心头大患!我愿以徐州之力,助其修缮小沛城防,兴修水利,囤积粮草!条件是,与我徐州结为唇齿之盟,共抗曹贼!”

糜竺倒吸一口凉气:“这……此举岂非资敌?若刘备实力增强,反噬我等……”

顾划却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主公此计大妙!此乃‘以工代盟’!刘备若接受,则其受我恩惠,短期内必不好撕破脸皮,且其精力将被牵制在建设小沛上,无形中为我徐州北面增添一道屏障!若其不接受,则其不仁不义之名坐实,我亦可提前防备!更可借此向天下展示主公胸襟与‘基建’之利,吸引更多人才!”

陶策点头:“正是此理!而且,协助刘备建设,我们的工匠、技术可以顺势进入小沛,对其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监控。”

这是一招险棋,更是一招妙棋。将潜在的敌人,通过“基建”这根纽带,暂时转化为战略缓冲和盟友。

“只是,派何人去执行此等重任?”糜竺问道,这可是需要极高外交手腕和应变能力的人。

陶策与顾划对视一眼,心中已有人选。

“我去。”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外响起。只见陈登(字元龙)不知何时立于门外,他面容俊雅,眼神明亮,对着陶策躬身一礼,“登,愿为使,前往小沛,说那刘玄德!”

陶策看着主动请缨的陈登,心中明了,这是陈珪父子在向他示好,也是在为自家寻找新的政治资本。陈登本人能力出众,尤其精通水利农事(历史上广陵太守任内便有政绩),确实是上佳人选。

“好!”陶策果断应下,“便有劳元龙先生!带上我亲笔书信与规划草图,告诉刘皇叔,陶策愿与他,共筑这乱世中的一道安民之墙!”

一场围绕徐州的谋略交锋,从军事层面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外交与技术渗透。陶策能否成功化解曹操的“二虎竞食”之计?刘备又会如何应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厚礼”?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