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中,家族的强弱就是后妃们说话的底气,有权势的家族可以为进宫的妃嫔占有品阶更高的妃位,比如长孙德妃,比如郑珠贤贵妃,一个出身长孙氏,一个出身荥阳郑氏,半路进宫即为一品大妃;同理,品级高的妃嫔也可以反哺自己的家族在朝堂获得更多的机会,比如王皇后,进宫之后王父就可以是魏国公,舅舅柳奭立马得以拜将入相,这是相辅相成的事。
而到了武皇后这里则不然,武皇后身后没有自己可以仪仗的家族,武家在真正的高门大户大家族面前小门小户,跟寒门也没多少区别,虽然武士彟有过英国公的爵位,只可惜不可袭的三等爵,他没有把武家提携起来,所以武家给不到武皇后一点帮助,恰恰相反,武家还因为自己的鼠目寸光两次把武氏母女赶出武家,反倒是成了武皇后的“仇人”,直接让武皇后一纸《外戚诫》做了上位的投名状。
可以说现在的武皇后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在外没有家族帮辅,在朝没有外戚支持,她背后只有一人鼎力相助,那就是皇帝李治,只可惜李治现在也只是收回了身为皇帝的“三分之一”权柄,就是托孤三臣之一司空李绩的还政于朝,大部分的权势还在长孙无忌手中,在朝堂李治依旧受制于长孙无忌,在后宫武皇后也就拿长孙德妃无能为力,武皇后心里苦,但她不能说,没有说皇后娘娘诉苦的道理,说出来丢脸,换句话说如果你皇后娘娘过得再憋屈你也要不露声色,你得装,别低头,王冠会掉。
所以武皇后在知道长孙德妃先于自己“见安”后宫诸妃嫔的时候就只能装作看不见,说是自欺欺人也行,说是自我安慰也罢,武皇后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暂避德妃的锋芒。
于是在后宫诸妃“见安”长孙德妃的第二天,后宫诸妃“见安”皇后娘娘之事照旧举行,妃嫔们也各自准备好了“见安”皇后娘娘的见面礼,一切熟悉的宛若昨日,是真正意义上的昨日,因为昨天大家也是这么干的,但这件事在时间上这么一早一晚的分开,就好像德妃才是皇后娘娘,武皇后好像是德妃那样,所以很多后妃都在好奇武皇后的脸色会如何精彩。
并且在后宫诸妃即将进入皇后娘娘的蓬莱殿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等在宫门外,没有谁敢擅自独自进去,哪怕是因为徐慧的关系一直和武皇后关系不错的徐慧的妹妹徐婕妤也是一样,不长的时间蓬莱殿外就等候了长长的人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都是皇后娘娘的安排,所以大家才等候在门外,实际上蓬莱殿的尚宫已经几次邀请这些娘娘进蓬莱岛,但都被等候的妃嫔婉拒,武皇后也不解诸妃此举其中的意思,直到一个人的到来她才明白这是后宫诸妃给自己这个新皇后的下马威。
一直不肯进入蓬莱殿的诸妃在等到长孙德妃的时候才开始有序的跟着德妃娘娘进到蓬莱殿,仿佛德妃才是众人之首,这是昨日德妃召集诸妃谋划好的“同仇敌忾,先发制人”,不管你新皇后上位几把火,大家先一起给你一个下马威。
让很多人失算的是,她们在看到武皇后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她的脸色有什么难堪,甚至连一点强颜欢笑的勉强都没有,更甚至一点皇后娘娘的架子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皇后的威仪。
此时的武皇后三十一二岁,正是荣华富贵、灿烂辉煌的年纪,按照一般人的性格,在自己成为皇后娘娘的那一刻起谁还能没有几分得意忘形?谁能做到守住一颗平常心?所以德妃带领后宫诸妃这么做就是想要给志得意满的武皇后一记响亮的耳光,帮助她在“忘乎所以”的时候清醒清醒,大家初次见面,下马威指不定谁给谁。
只可惜武皇后似乎压根没有看到诸妃对她联合起来的针对,说是神色如常都不为过,只是没有了做王皇后侍婢时的恭卑有礼,现在更加不卑不亢,这让等着看武皇后气急败坏笑话的诸妃很是失望,负责召集诸妃的长孙德妃看到自己的计划落空脸色反而开始挂上了寒霜,因为这算她棋差一着。
接下来是“见安”的环节,按照规矩,后宫妃嫔不论品阶大小在皇后娘娘这里“见安”都需要自称“妾身”:见过皇后娘娘。
然后皇后回复:“诸位姐妹平身”,这就是见安,然后再坐下闲聊其他事,因为后宫事情本就不多,见安一事本来就是为了后妃们聚会闲聊。
可是到了这时候诸妃的嘴巴仿佛一时间被禁语,大家都不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长孙德妃,看来这件事还是需要德妃先开口才行。
长孙德妃看着泰然自若,神色如常的武皇后,她不相信武皇后看着所有的妃嫔都对自己唯命是从会没有一点脾气,所以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反应呢?好让自己看看武皇后气急败坏的样子,让武皇后在诸妃面前丢人的样子,可惜没有,武皇后就好似瞎子般对眼下的事无动于衷。
德妃认为这是武皇后的城府深沉,还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所以还要更进一步,于是德妃目光紧盯着武皇后的眼睛,然后一字一句道:“本宫见过皇后娘娘”,没有自称“妾身”,也没有躬身行礼,甚至没有垂头表示略微恭敬。
后宫诸妃也没有想到德妃的无礼和强势居然能做到这么毫无顾忌、明目张胆,本来注视着德妃的眼光也是马上低下头来,在她们看来这么无礼的行为武皇后恼怒是必然的,但肯定是不敢对德妃怎样,自己等人可就未必了,不能给武皇后这个机会,这时候还是要“躲”为上,但在她们退缩的时候依旧不改的是偷偷的打量着武皇后,看看她要怎么“盛怒”。
只见武皇后自“见安”以来一直保持微笑的脸现在终于出现了一丝的停顿,德妃嘴角冷笑,她倒要看看武皇后能忍到什么程度,诸妃心中则是嘲笑了,因为接下来要有好戏看了,新皇后娘娘上位第一次“见安”就要闹得不欢而散,那皇后可就要颜面扫地,不知道以后皇后还是否有心态“见安”,没有了“见安”那以后皇后娘娘还算是皇后吗?这一朝丢了皇后的颜面,以后想要在德妃这里收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只可惜德妃和诸妃又大失所望了,武皇后的脸色只是一顿,继而慎而重之道:“德妃娘娘言重了,见安之事本就是你我姐妹之间的嬉闹,哪有言说“见过”之礼?众人皆知长孙监国对我大唐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在先帝时就是肱股之臣,更遑论先帝驾崩后长孙监国身负托孤重任,一路扶持皇上坐稳皇位,此等功勋是长孙氏无上荣耀,我等后宫作为旁人听闻尚且与有荣焉,心中敬仰更是发自肺腑,所以在后宫当以德妃娘娘为贵,本宫虽然忝为皇后,但多有德不配位,本宫也经常自惭形秽,只待择良机就打算向皇上陈情此事,只是一直不巧,故以此,本宫愿意以后和德妃娘娘共担后宫,还望德妃娘娘不要嫌弃。”
刚刚还期待好戏开台的诸妃齐齐一阵目瞪口呆,她们没想到武皇后居然会这么怂,德妃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欺负到了她的脸上,她居然还能这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什么长孙监国肱股之臣,什么鞠躬尽瘁,与有荣焉,这么说到也没问题,可是你说的是真心话吗?就这么简单地把自己的皇后的权力拱手于人?
只是你这么轻而易举的就主动提出和长孙德妃共担后宫的话,是不是让兴师动众的德妃显得多少有点小心眼了?哦,这件事说出去本来皇后娘娘就因为长孙监国的原因想和德妃娘娘共担后宫,结果德妃娘娘还是私下结党营私联合了很多后妃给皇后娘娘下马威?这么说出去会不会有些不好听?皇后娘娘是那个宽宏大量的人,德妃娘娘反而是居心叵测了。
长孙德妃也没想到武皇后会这么说,因为她作为皇后这么说也是在让自己的颜面扫地,毕竟当面认怂,可这也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武皇后自己颜面扫地,同时也拉着德妃一起下水,让德妃希望折辱她的想**亏一篑,这还真是能豁得出去,德妃或许忘了,武皇后于她除了徒有虚名的皇后之位,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这时候武皇后的脸上不好看,气势汹汹前来的德妃脸色则是更加难看,德妃先下手为强,武皇后将计就计,这一场暗斗没有赢家。
可是德妃作为这一场“战争”的发动者,她是代表这么多的后妃一起来兴师问罪武皇后的,她携后宫诸妃众望所归之势却被武皇后四两拨千斤,她不赢实际上就是一种输。
于是在武皇后话音落下后不久,晓得其中利害关系的后妃们也是马上不约而同的呼喊行礼道:“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武皇后也似乎完全不受刚才事情的影响,照着以前王皇后的样子说着:“诸位姐妹有礼了,平身吧。”
场上唯独一人站立不动,那就是长孙德妃,她依旧站在百宫之首,只是这时候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好在武皇后刚才所言“真的”是真心实意,在诸妃见礼之后有宫婢把德妃引向了一个独特的位子,是一个和武皇后座位并驾齐驱的位子,所以武皇后要和德妃娘娘共担后宫并不是一句虚言?
这时候诸妃看着一起坐在上首的武皇后和德妃二人,还真有点二分天下的感觉,这是就连王皇后都做不出的事,当然王皇后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妃不屑于这么做,王皇后有什么资格和她并驾齐驱?现在武皇后却是主动这么做,只是德妃娘娘昨天就先召集她们私下见面是所为何事?
没人知道武皇后这么做算是三十六计里面的哪一计,但看着德妃难堪的脸色她肯定是被算计的人,本来这个难堪的角色应该是武皇后,没想到却是德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武皇后今天能这么做说明她已经预知到了德妃的一举一动,可谓是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所以对德妃的作为就有了应对之策,德妃看似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但却是武皇后主动退让,并不是迫于德妃的压力,德妃这是明处赢了局面,暗处却输了智谋,没有比这更嘲讽的事,试问两个对弈者,你的每一步棋都在对方的预料之中,这种赢棋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尤其是德妃召集了所有的后妃看武皇后的笑话,现在却成了她自己的笑话。
好在德妃也不是无脑莽撞之人,虽然她现在棋差武皇后一着,但并不代表着她这一次要无功而返,她还有话要说。
于是德妃作为后妃们的话事人开口道:“皇后娘娘,本宫代表后宫的妃嫔们有一句话想对皇后娘娘说。”
武皇后顿一下笑着道:“姐妹们有什么话德妃娘娘可以尽情说出来。”
德妃看着笑着的武皇后自己也是笑着道:“好叫皇后娘娘知道,后宫的诸多妃嫔都是皇上的后宫,都是皇上的女人。”
武皇后点头表示明白。
德妃继续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是皇上的女人,那为皇上生儿育女,开枝散叶自然就是我们这些女人的本分,可是这生养之事哪是只有女人就能做到的?皇后娘娘也是女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武皇后道:“是。”
德妃还是笑着道:“所以大家需要皇上的恩宠才能有机会生儿育女,可是自从皇后娘娘进宫以来,皇上十日里有九日恩宠在皇后娘娘的宫里,当然,以前皇后娘娘还不是皇后娘娘,只是与我们一样的妃嫔,多受皇上的恩宠那是自己的本事,所以我们当时只是把这件事上请了王皇后娘娘,现在没有了王皇后娘娘,成了武皇后娘娘,那这件事我代表后宫的诸妃们就要告知武皇后娘娘你了,希望皇后娘娘能为皇上的后宫着想,为皇上开枝散叶着想,多多劝说皇上在后宫要雨露均沾,而不是独宠皇后娘娘一人,眼看皇后娘娘已经为皇上生儿育女,我们这么多后妃还没有一儿半女伴身,所以这都是姐妹们心中的苦,不知皇后娘娘是否能够体谅我们这些苦命人?再说了,保证皇上子孙绵延这件事本来也是皇后娘娘的责任,皇后娘娘出于皇后的本分也该这么劝说皇上,不知皇后娘娘是否理解本宫说的话?”
武皇后才知道德妃今天兴师动众针对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能够让真么多后妃追随德妃,原来是这个原因,大家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抢男人”,整个后宫只有一个男人,就是皇帝李治,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吃不到的人自然就会有不满,只有武皇后自己吃那就所有人都不满。
武皇后这时候看着满眼期待的诸妃,甚至就算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徐婕妤看到武皇后看过来之后都只是胆怯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武皇后,但眼神中的期待依旧不可掩饰,武皇后知道这些后妃哪是期待什么皇上的恩宠,恐怕是想怀上皇上的龙种。
武皇后刚想到这里德妃就又是开口道:“皇后娘娘,后宫这么多女人也不是没有过服侍皇上的经历,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怀孕呢?难道其中有什么原由?皇后娘娘是否能够教导一下我们?”
武皇后惊讶的看着德妃道:“德妃娘娘何来此问?本宫亦不知,可能就是因为次数太少的缘故吧,本宫会劝说皇上以后雨露均沾的,早日帮助姐妹们怀上皇上的龙种。”
诸妃闻言都是兴奋不已,今天她们来的目的是达到了。
但武皇后的惊讶在德妃的眼里却是秘密被揭破之后的震惊,王皇后告诉自己的后妃们不能怀孕是皇上在背后所为,武皇后不可能不知道,不然她的三个子女是怎么来的?所以武皇后到现在还在骗自己,骗后宫的这些傻女人,只是这个秘密还不到被揭破的时候,德妃倒想看看武皇后伪装到几时。
如果在皇上雨露均沾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没有后妃怀孕,那就正好印证了这个秘密,德妃对王皇后也并不是绝对的信任,但现在足够她用这个秘密对武皇后试探一番,不然武皇后怎么会这么痛快的答应劝说皇上雨露均沾?
此刻如意的心中也已经开始惴惴不安,一则她没想到德妃会拿皇上恩宠说事,用皇后的责任约束她,这样她作为皇后就要慷慨的和这些女人分享李治的独宠,二则是德妃最后说的那句话,德妃会不会已经知道自己不能怀孕的秘密?她是怎么知道的?要知道这个秘密本来只有王皇后知道,德妃知道和王皇后知道的结果可是会有天差地别的区别,因为德妃代表着长孙无忌,如意心中不得不胡思乱想。
没想到没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宫依旧是多事之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