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葑门横街的青瓦时,叶萱正踮脚拍檐角惊飞的灰鹊。镜头里突然闯入半块芝麻酥,韩骁的嗓音混着早市喧嚣递来:“沈教授说,空腹进藏书楼会晕在明代舆图堆里。”
他今日换了件竹青亚麻衬衫,袖口卷至肘部,露出小臂上未愈的擦伤。腕间换了根靛蓝测绘绳,尾端系着枚黄铜铃铛——叶萱认出是虎丘塔地宫铜铃的微缩版,铃舌刻着“萱”字篆体。
“跟踪狂还兼职送早餐?”她故意把酥糖掰成两半,大的那块塞进他测绘箱。
铃铛撞在檀木箱上叮当作响。韩骁突然握住她沾着糖渣的指尖,指腹擦过她虎口的茧:“今天要爬十三米高的脚手架,摄影师需要补充血糖。”他掌心的温度透过创可贴传来,惊得灰鹊振翅掠过他们交叠的投影。
---
姑苏区档案馆顶层的松木香里,叶萱的帆布鞋卡在竹梯第三阶。韩骁在下方稳住梯脚,光束扫过她发红的耳尖:“宋代《平江图》在第七列第三格,别碰旁边的民国地契。”
尘封的樟木箱突然倾塌,泛黄的纸页如雪纷扬。叶萱跌落进韩骁怀里时,抓落的绸布裹着张泛舟桥老照片——穿月白旗袍的女人抱着婴儿立在桥头,背景里穿中山装的青年正在测绘,腕间蓝绳系着同样的铜铃。
“你母亲...”叶萱的指尖悬在婴儿襁褓的萱草绣纹上。
韩骁突然抽走照片塞进衬衫内袋,铜铃擦过她锁骨:“十点方向,你要找的东西。”
楠木架深处躺着牛皮纸包裹的《沧浪亭修缮录》,扉页夹着朵木芙蓉干花。叶萱翻开时,花瓣碎成齑粉,露出夹层里的婚书——韩母的名字旁写着“叶秋棠”,日期竟是她投缳当日。
楼外忽然传来刺耳的施工声。程野的银灰宾利横在巷口,他摇着拆迁许可证冷笑:“韩大少爷还有闲情逸致玩解谜游戏?观前街那排骑楼,可是你亲自签的拆除令。”
叶萱的相机包重重磕在窗台。取景框里,韩骁的侧脸在阳光下透出玉质的冷感:“那些危楼撑不过梅雨季。”
“危楼?”她调转镜头对准他瞳孔,“上个月你还为它们做结构评估!”
程野忽然抛来枚U盘:“看看你搭档的杰作。”监控画面里,韩骁深夜潜入建筑局档案室,修长手指在键盘敲出“危房鉴定通过”的红章。日期正是虎丘塔归来那夜——他染血的右手还缠着纱布。
---
桃花坞的晚风裹着年画颜料的气息。叶萱在晾照片的麻绳间穿行,忽被韩骁截住去路。他拎着两杯苏式绿豆汤,薄荷水里浮着糯米饭团,杯壁凝满水珠。
“拆迁款能重建十所山区小学。”他指节叩击杯壁,惊落一滴水珠,“那些骑楼的梁柱早被白蚁蛀空...”
玻璃杯突然炸裂在青石砖上。叶萱举着手机录像,镜头怼在他渗血的纱布:“所以你假造报告?那些雕花门楼比你爷爷的年纪都大!”
韩骁弯腰捡玻璃碴,血珠顺着指缝滴入薄荷水:“1937年日军轰炸时,叶秋棠冒死转移的营造法式手稿,现在还锁在韩家保险柜。”他忽然扯开衬衫,心口疤痕蜿蜒成古桥纹样,“有些东西,比实体建筑活得更久。”
暗红色伤痕刺得叶萱眼眶发酸。她抓起相机包转身,撞翻晾晒的照片——暴雨中的韩骁正在测绘残楼,左手死死护着怀中的图纸,任拆迁队的碎石砸在背上。
“这是...”
“上周拍的。”沈青梧的麂皮靴碾过碎玻璃,“丫头,真正的守护者往往站在阴影里。”老人将糯米团子塞进她手心,糖水里浮着枚雕花银戒——与韩母照片里戴的那只一模一样。
---
平江路猫空书店的暖光灯下,叶萱将银戒推过桌面:“你母亲冒死保存的营造法式,不该锁在保险柜。”
韩骁正在修复摔坏的微缩古桥模型,榫卯接口咬合时发出轻响。他忽然将戒指套上她小指:“这是叶秋棠的婚戒,内侧刻着经纬度。”
放大镜下的戒圈显出数字——正是沧浪亭的坐标。夜风卷起《平江图》残页,韩骁的呼吸忽然拂过她耳际:“明天带你去个地方。”
他指尖点在泛舟桥的位置,那里用金粉勾勒出新月的轮廓。玻璃窗外突然闪过周慎行的身影,她耳垂的翡翠吊坠在夜色中泛着冷光,手机屏幕上是正在签字的拆迁合约。
打烊铃声惊醒了屋檐酣睡的橘猫。叶萱缩回手指时,银戒在无名指留下圈淡金痕迹,像道未闭合的年轮。韩骁将摔坏的微缩桥模型塞进她背包,断裂的桥墩处露出半枚铜钱——正是沧浪亭斗拱里藏的那枚顺治通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