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于花深处 > 第81章 第七十四章

第81章 第七十四章

离了京城,袁成复和朱华没有立刻回洛阳老君山,半路在登封停了几日。

少林的妙因师父领着,带二人去了帝陵周围的村庄。村子均由守陵人一代一代建成,日子颇有些安逸避世。前任皇帝的陵在一块凹地,树长得茂盛,村民不想好地浪费,在空出的地头点了瓜豆,眼下都绿油油的,开着花。

有妙因的信物,袁成复表明身份,带着朱华来到先父碑前。

酒倒满,碑前摆束采的野花,头顶树叶沙沙作响,多年感慨,真到了跟前,反而都说不口。

“……不管有没有如你的意,这位子,我是平平稳稳交到平裕手里了。我不该来的,也没脸来,三哥若是知道,肯定要笑我……我想着,还是跟你说一声,将来见了面,别问我怎么几个兄弟,都早早下去陪了你。你的孙儿都挺好……”

袁成复说着说着自己笑起来,眼眶红着,“我呢,谢谢你当年把我送上山,捡了这条好命,多享了人间许多福气。孙子,旁的兄弟都给你抱了,不缺我一个,起码把媳妇儿领来给你看了。丛然,命不好,自己在外跑这么多年,都说女人要好好相夫教子,是我对不起她……”

朱华也跪着,侧头看看他,拉拉他的手,眼里盈着泪。他笑笑,紧紧回握,接着说道:“好在我们丛然什么也不怕,不好的命,也都拧好了,往后,我会好好陪她。”

先帝与先皇后合葬,李蓉的墓在附近。同去探望,袁成复为当年让母亲伤心离去而忏悔。鲜花引来一只菜粉蝶,绕着人转了几圈,落在朱华手上,停了一时,又翩翩起舞远去。

朱华抽了刀,袁成复取了剑。他哼起一段童谣,她起刀与剑微微一碰,二人身形交错,刀光剑影,或缓或迫,恍如诉说。

风停,叩首,携手离去,陵墓依然安静,生者当有新的旅途。

老君山金顶之上,丁瑛日日等着他的好嫂嫂,终于再见面,当即吟了一首早就做好的打油诗,直把朱华跟袁成复都闹个红脸,纷纷追着去揍他。

玄清任他们闹腾够了,才喊上玄微,关上门来笑眯眯跟二人说正事。

九月十六,天朗气清。

老君山下一户乡绅腾出堂屋供新人行礼,袁成复和朱华皆着喜服,一人怀抱一只大雁,踏进了装点喜庆的院门。

院里皆是从金顶下来的道士,村民也来凑热闹。不知哪个小孩儿偷偷揪了大雁的屁股,新郎官一时不注意,雁从手里跑脱,扑棱起翅膀追着人啄。丁瑛身上也别了朵红花,一手捉着大雁的俩翅膀根,一手提了小孩过来道歉。

安雨生也快马加鞭赶来了,一进门就有村民拉着他连声感谢,说家中妻子小儿如今皆是健康。

欢声笑语之中,村中长老主持仪式,刀与剑交叉放在桌子正中,几位长辈坐在上位,见证新人礼成。

陪袁成复山下十年的剑被传给丁瑛,袁成复又把玉环挂在扇上,带了包花种,还有两张疗养的药方,带着朱华去了洛阳。

陈氏花圃便多了一个会弹琴作画的花匠。花匠不光种牡丹,还在墙角开出一小块地捣鼓起菊花。菜也是种的,花匠的妻子显然比这院子里所有人都会生活,鸡、鸽子,哪天又领回头羊来,院子里杂草天天不用除就给啃个干净,还有羊奶喝。

这二人倒不在花圃住,远远买了间小院,清晨也许不一起去花圃,到了傍晚,女人会在门口等花匠回家。女人常常来帮小道士们改善生活,小道士手巧的跟着学会许多做饭的花样,他们除了师兄喊得亲热,也都欢喜她来陪着。

花圃每月有些工钱,视当年达官富商捐赠的数目而定。花匠的钱多买了药,他自己喝,女人也有一份。喝上几剂,歇些日子,老君山就有个年轻道长来替二人诊断叮嘱。种花本就修身养性,调理之下,二人气色确实都好上许多。花匠发间几缕扎眼的白发落了,不再添新的,一头黑发,配着光滑的缎带,胡子也修剪成短短两撇,不似原先老气。若是佳节,女人穿金带银打扮一番,仍似年轻女子般俏丽。

久违的牡丹花会,朱华终于可以挽上袁成复的胳膊,两个人悠悠哉哉上街闲逛,看看别家的花,猜猜今年的花王何处。

不过任谁出了力,都会宝贝自己的劳动成功,怎么也不愿服输。一帮士子在前高谈阔论,朱华一边说这群人哪里懂花,一边还要扯着袁成复悄悄跟着,直叫袁成复捂着脸偷笑。

眼看士子们上了青云阁,阁楼前有人查验请柬,朱华有些失望,只能跟游人一道在楼下看看热闹。袁成复便劝,刺史大人可给花圃赠了不少钱财,阁楼上摆的花草,不看也罢。

“吟诗作对没甚意思,丛然,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听曲儿吧。”

“你才逛了几步,又累啦?”

“没有没有,哎我看那家茶馆位置不错,说不定能望见几分阁楼上的风光。”

刺史已说完了颂词,宏德元年,天下太平,游人都在鼓掌。朱华跟着袁成复从人群中挤出,听到第一首诗,花与美人相互形容,常见的手法,她忽然回头看看高有三层的青云阁,然后拉拉他的袖子,见人疑问,笑嘻嘻地说:“等我一下。”

就见她纵身一跃翻上阁楼屋檐拉下的彩绸,又几下跳上第三层入窗,正从举杯对饮的士子中间穿过。士子还在愣神,她已托着朵比巴掌还大的洛阳红翻出。

众人叫好声中,牡丹被她一掷正正好好落在袁成复怀里。袁成复一愣,笑着展臂,跟着跳上屋檐追去,留路人惊叹欢笑。

茶馆二楼看青云阁看得清楚,一楼的桌椅板凳搬了不少上二楼,窗户全部打开,不少人愿意拼桌靠窗而坐。馆内有跑腿儿负责专门抄送士子所作诗歌,为客人诵读传阅,极为周到,但画师现场所绘长幅之画,还是得亲眼欣赏。

茶博士在桌间灵活穿梭,给新到的顾客泡上一壶远安黄茶。正好,与袁成复和朱华同桌的富商所喝是名贵的霍山黄芽,富商让人又拿来两只茶碗,热情地叫有幸同坐的二人尝尝。

未中功名的文人以韵脚、立意讨论诗文好坏,商人以出身、举止谈论阁中哪位士子更有前途,单纯凑热闹的游人则相互说些逸事。

比如新皇宠妃梁氏在洛阳的亲戚嚣张跋扈,朝中有人参本后,梁家那在御林军任职的年轻人竟然脱岗,连夜赶到洛阳把自己的伯父呵斥一通,听动静,应是动了手,否则那游手好闲的大公子怎么一两月消停不见人影。袁成复和朱华相互看看,这时才知道梁家怎么说好了要花却无人来搬,不过嘛,他们连订金都没给,不来最好。

又有人说陈氏花圃挂了牌别惹羊,有人非要去摸摸,结果被羊顶得四仰八叉,躺地上朝小花匠讹钱,被那羊的女主人举着烂篱笆条抽得立刻活蹦乱跳。听得袁成复没忍住一口水喷了出来,朱华装作没听见,耳朵却红了,举杯喝茶,也扑哧笑出声。

阁楼之上第一幅画作挂下,明黄的牡丹亮丽大气,眼尖的能看到还有两只蝴蝶。

“觉得如何?”袁成复问道。

朱华托着下巴沉吟一番,“挺好……但,没你画得好。”说完眨眨眼。

“那,我们去买盏灯?晚上画一幅?”

“好呀!哎,能不能把羊也画上,太难的话,鸡也行。”

“乖乖嘞,哪儿有这样配饰儿的。”富商忍不住插句话,惹得笑声一片。

潇洒江湖如是,杯中新酒不留。

丁瑛再来探望,带来京城李铭劼转交到老君山的信,胡雎与老友叙旧,不忘问问两位小友,捎带有许应对好友的关切。

花要开枝散叶非一时之功,不如暂且放下新芽,回乡看看。

两人两马,当真携侣同游,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总叫人生出些不真实,毕竟谁也想不到还会有个小东西跟他们走了半路。

袁成复自己诊了脉不敢信,找了好几位郎中才敢确认这是事实,走路都是飘的。朱华瞧他那懵懵傻傻的样子,又气又笑,伸手扯他的耳朵,把人扯醒了被突然一把抱起转圈。

额头相抵,鼻尖相蹭,呼吸如此贴近,红着脸,又忍不住落泪。泪珠咸咸苦苦的,又好像掺了丝丝甜意。人生喜事,不过如此。

安雨生在金顶道观看到信猛一拍桌子,狂笑之后掐算时日,让丁瑛尽快送出回信,自己即刻动身赶往怀安。

在怀安,胡雎早早替人租好住处,胡夫人闲得发慌终于又有了活计,做饭、缝补、唠嗑,不亦乐乎。许应的儿子还没周岁,妻子也抱着孩子常来串门。

女人一多,袁成复只有连声称是的功夫。胡雎没什么事儿会让随从把人请到县衙来,起初袁成复以为有要事相商,去了才知就是单纯喝茶聊天。看他不明所以,胡雎转着弯儿提醒他,县衙可是看书的好地方。

一来二去,袁成复真找了个事做,要了本《河西民情实录》,凭记忆划出当时有疑义的地方,拿朝臣的意见跟胡雎讨论一番。

离书成又几年过去,两地商贸往来频繁,河西肉眼可见繁荣,人口皆有增长。前年酒泉的驻兵换了汉人掌权,线报此人复姓独孤名游时,其父曾在敦煌军中做过参谋,其通读兵书,操练部队自有一套方法,不容小觑。而怀安驻军的日子显然舒坦得多,军饷之外,往往有人集着同袍兄弟跟长官捞些外快。

许应虽升了校尉,同胡雎喝酒总是一肚子牢骚。出城巡逻他去的次数不多,因为手下素质皆高,完成任务最快,带回的情报最详实,也从未报有险情,因险情皆在途中解决。但这校尉还是都尉看胡雎面子才提的。

当年勇闯沙漠的几个兄弟还在行伍的都算出人头地了。小风人机灵,调去张掖没多久就回了凉州,想来是凉州有些熟人。好水的老灰被庄福清要去张掖,专门训这泅水。马倌相马治马的功夫渐渐从军营传出,成了怀安一绝,往西去的商队要是不放心,都请他看看马,或者帮着买匹新马。

这几年搜集的新情报胡雎简单整理了一份,袁成复知道朱华闲不住,专意拿回家里写。朱华有自己的视角,他二人一起修订倒也充满乐趣,有时还会看丈夫认真写字看入了迷。

其他时间,朱华做做活,趁没人注意耍耍袁成复的扇子。袁成复把刀给她藏起来了,虽然安雨生回信上说不能老坐着,得多活动,那也不能再划出伤来,多心疼人呢。

冬日,大雪纷飞,没足月,安雨生抱出个小子来,母子平安。大红灯笼晃着,小孩儿被胡夫人接进怀里,眼还睁不开。安雨生拿了布把手上的血擦净,在脸色煞白的袁成复眼前晃晃,“你啊,还愣着!”

瞧人如梦初醒,心急如焚又蹑手蹑脚地去看自己的妻子,安雨生摇摇头,笑着自言自语,“这小子,原先那么多美人在身边,我当他真不想要孩子。”

雪还没化,朱华拿扫帚将李思空和张氏坟前的雪扫净,袁成复在一旁打着伞。

想来常常有人帮忙打理,坟前杂草并不多。年货摆上一盘,红烛点上两支,纸钱烧着,静静听低声诉说。

“……娘,爹,我常常想,自己如果不曾习武,不曾走出张家坪,会是怎样的命。其实能做你们的女儿,已是福气,娘若是在身边,肯定得说菩萨保佑了。也是,从第一次出远门到现在,皆是有惊无险,实在幸运,遇到许多很好的人……兜兜转转,我也有了家。”

她跟他过得很好,也有了后代,九泉之下的亲人,想来会心满意足吧。

有了孩子的生活温馨又忙乱,即便有人帮忙带,做了父母的人满心满眼都是孩子。等孩子满了百天,新书也改好了。

春风拂面,老友们举杯畅饮,好不快活。许应问袁成复可要找个活计补贴家用,改改名字,叫胡县令推举进营做个清闲参谋也不错。胡雎跟许应打赌,说袁成复去听海楼做个跑堂都不会进军营。许应犹犹豫豫赌了一两碎银,袁成复摸摸胡子,给他告罪,对不住兄弟,自己还是想种花。

许应不免吃惊,“种花?你写写字,卖卖画,兴许有人愿意买了挂家里充充样子,哪个闲情逸致的买花。”

“种牡丹啊,好好好,我第一个要。”胡雎兴冲冲给袁成复添酒。秦海伸手朝许应要钱,“我这儿也要。”

“哦,合着我最俗啊!”

见许应难以置信,朱华就笑,“你早年常去长安,就没遇过人卖花?”

许应撇撇嘴,他哪儿注意过这些。他在袖子里只摸出几文钱,要了张红纸包起来给小侄子做红包,其他人的都赖着。“这么喜欢牡丹,怎么给起个名叫平莲呢,平牡?平丹,好像确实都不好听。”

又问袁成复去哪儿淘腾种子幼苗,哪知他夫妻二人本就是从洛阳带着花种、枝干来的,叫许应直呼胡县令狡诈,引得哄堂大笑。

日子本该平淡过去。

万知寄了回信祝贺,还怕袁成复不会过日子,二人生活拮据,夹了张银票。胡雎帮袁成复看了风水,在城里选好花圃位置。

雇人一起开了荒,袁成复戴个草帽敞着短衫在地里挥汗如雨,朱华抱着孩子挎着饭盒在路上走着,却看到传信兵急匆匆向县衙方向跑去。

怀安县城北边的两个村子,柳湾和高丰,被金人悄无声息占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魔女霓裳(gl)

武侠之风云武帝

洪荒之最强学院

试炼在影视世界

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