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子是铁了心要为长宁公主做主,他们不得不认,“臣等亦然。”
沈明翊收回剑刃,“不用到七镜司,我看京都湖景色就不错,今日巳时孤要在京都湖见到她们。”
京都湖人流往来居多,他这是要杀人诛心,让他们几家颜面尽失。
确实他们子女有错在先,心中再有愤慨也无处可泄。
他们还未起身就见六公主沈明珠眉间嗔怒,提着沾血的裙闯进来。
今日东宫侍卫围了她公主府,抓了驸马不说,还杀了她府上面首。
“皇兄,你为何要杀我府上的人!”
但沈明珠看到地上跪着的几人,他们家中千金都是与她交好之人,她似是想起什么。
“不过几个面首”,沈明珠气势顿时弱了三分,却仍强撑着冷笑,“皇兄杀便杀了,驸马何罪之有,也不知是谁蛊惑了皇兄,竟对亲妹妹下这般狠手?”
殿内骤然一静。
三位大臣闻言色变,连忙叩首:“臣等告退!”
这分明是在影射长宁公主,皇家辛秘岂是他们能听的?
沈明翊忽然轻笑出声。
"六妹,你那些面首在诗会上传唱什么'假凤虚凰'的艳词,还有驸马暗中结党营私,你当孤不知道?”
剑鞘突然挑起沈明珠的下巴,迫使她抬头,“孤离宫前是不是叫你安分些。”
沈明珠秀眉蹙紧,“皇兄当真要为一个外姓人伤了自家血亲吗?”
“外姓人?你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的父兄换来的人?”
"老滕王七子尽殁,谢家满门缟素。"剑鞘突然抵住她心口,"你身上这袭云锦,脚下这片金砖哪一样不是用谢家的血换来的?"
"皇兄..."她声音发颤,"我不过是..."
“不过是什么?觉得她软弱可欺?还是以为孤会纵容你们糟蹋忠烈之后?”
沈明珠被他眼中的狠戾震住,却仍不甘心地咬着唇:“皇兄当真是因此降罪吗,难道你不是为了私心吗!”
“自小你就对她特殊,明明我们身上都流着父皇的血,我们才是亲人,她不过是借着兄妹之名勾引你,抢了你还不够,她还抢走穆清!”
沈明珠自幼被皇帝捧在手心上,自是不甘心自己所看重的人都被一个孤女抢了去。
她仰慕皇兄,可皇兄眼里只有长宁一个妹妹。
她早已倾心穆清,穆清却偏偏喜欢长宁。
“六妹慎言。”他忽然俯身,在她耳边轻声道:“若再让孤听见半个字玷污长宁清誉”
"你养在江南的那个私生子,恐怕就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沈明珠如遭雷击,精心描绘的妆容瞬间惨白:"你...你怎么会..."
“巳时三刻。”沈明翊直起身,玄色蟒袍在电光中泛着冷芒,“去京都湖看看你那几个好姐妹。”
他转身时用袖摆扫过她颤抖的肩头,“孤备了份大礼,可别让百姓们久等。”
太子严惩三家千金和安乐公主一事断然在宫中传开。
皇帝知晓时已为时已晚,太子刚从京都湖回来。
沈明翊踏入殿内,衣袍上还带着未散的寒意。
他神色平静,仿佛方才在京都湖畔的雷霆手段不过是一场寻常游戏。
沈峙负手立于案前,玄色龙袍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他未回头,声音却冷得渗入:“朕的好太子,今日真是大出风头啊。”
沈明翊唇角微勾,不疾不徐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砰!”
沈峙猛地转身,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倾倒,茶水漫过奏折,墨迹晕染开来。
“当众羞辱三家千金,杀驸马,禁足明珠,你眼里还有朕吗?”
沈明翊缓缓抬眸,漆黑的瞳孔里倒映着暴怒的帝王,眼底却沉静得如同深潭:“儿臣斗胆,敢问父皇,可曾有过一丝对谢家满门的愧疚?”
他顿了顿,字字掷地有声,“父皇想收拢谢家旧部,却对长宁受辱之事不闻不问。此事传扬出去,天下忠义之士,又该作何感想?”
“朕对长宁还不够好吗?”沈峙怒目圆睁,“给她嫡公主之尊,小六不过是因穆清求娶长宁,一时冲动起了争执,女儿家的打闹,何须小题大做!”
“打闹?”沈明翊冷笑,寒意从齿间溢出,“父皇可知,沈明珠私自扣押侍医,险些要了长宁性命!”
沈峙面色骤变,一时语塞。
可怒火未消,他仍厉声斥责:“就算如此,你也不该杀了她的夫君,让小六她年纪轻轻守寡!”
“若不是看在血脉情分,她又岂会只落得个禁足的下场?”
沈明翊毫不退缩,字字铿锵,“六驸马暗中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人证物证俱在,这样的乱臣贼子,父皇觉得该不该杀?李、张、王三家纵女欺辱忠烈之后,藐视皇恩,又该不该罚?”
沈峙袖中青筋暴起,抓起案上镇纸狠狠砸向青砖,玉碎之声惊飞檐下夜枭:“住口!你这是在教朕如何治国?”
飞溅的玉屑擦过沈明翊耳畔,在苍白的脸颊上划出一道血痕。
“儿臣不敢。但谢家满门忠魂犹在,若连皇室宗亲都不能保护忠良周全,天下人又怎么会相信父皇口中的太平盛世。”
殿中寂静无声,片刻后,沈明翊行礼告退:“时候不早,父皇早些休息”
他回到东宫时,廊下的宫灯在风中轻轻摇曳,将舞房的雕花窗棂映得如同画屏。
窗纱上,谢妩与侍女追逐的身影忽远忽近,时而传来几声清脆的笑。
沈明翊驻足廊下,玄色蟒袍上还带着御书房的龙涎香。
他望着窗间晃动的剪影,那纤细的手指,飞扬的裙裾,都是记忆中熟悉的模样。
三年征战,他竟不知她已长高了许多。
“殿下”贺福提着灯笼走近,昏黄的光照出太子颧骨上那道血痕,贺福的手抖了抖,灯笼穗子跟着乱晃,“您的脸”
沈明翊抬手抹去血迹,指尖染着淡淡的红。
“不必声张。”他淡淡道,目光仍锁在窗棂上。
贺福顺着太子的视线望去,忽然压低声音:“公主今日去来梅林,瞧着心情好了许多”
他话未说完,就见太子唇角微扬。
“她高兴就好。”
说罢便转身往书房走去,“过来上药吧。”
贺福忽得灵机一动,“不若奴去叫公主来?”
“不必,莫让她知晓,让人将偏殿收拾出来,这几日孤宿在偏殿。”
“是”
一连几日谢妩都不曾见到沈明翊,问起贺福就说他这几日忙于政务。
眼看着离穆清生辰越来越远,她还在东宫里困着,她答应穆清的事还未做到,她不能再等下去了。
谢妩身边也只有花影可以出入东宫,但她每每出入身边都跟着东宫侍卫,根本就没有机会传出消息。
按花影所说,宫中到如今不知晓她移居东宫的事,遗芳殿内也被沈明翊的人看管起来。
倒是这几日,花影回遗芳殿时碰见七公主,凶神恶煞说要谢妩出来见她。
花影将此事告知谢妩,谢妩问道:“七姐姐可又说为何要见我?”
“好像因着六公主,六公主的驸马涉嫌谋逆,被太子处死,六公主也被禁足。”
谢妩蹙眉,“那与我何干?”
花影道:“七公主说是,因为您,六公主时常欺负您,太子为您杀了六驸马和六公主的面首。”
谢妩笑了,这些人惯会泼脏水,驸马谋逆都能说成太子是为她报复。
那日,她将自己在宫里受得搓磨故意说出来,就是不想她们好过。
但沈明翊是顾大局之人,绝不会因她杀驸马。
要说报复,沈明珠的面首和禁足才是沈明翊对她惩罚。
谢妩故作无奈:“七姐姐和六姐姐交好,定是对我误会,明日你回殿时,挑些她没有得明贵首饰给她,一定要成色好的。”
花影看着她含笑地眸子,明白谢妩的意思,经过几日相处,她也知道了公主的顺从都是演的,只是碍于隔墙有耳不能明说。
花影按照谢妩吩咐所做,专门挑了些明贵首饰去沈明玉的宫殿。
语气带着挑衅:“六公主的事,与我们家公主无关,是七殿下误会了,公主想着七殿下平日里素净,怕是连这南海明珠都少见,特意挑了新打的头面送来。”
沈明玉正对着菱花镜簪钗,闻言玉梳"啪"地拍在妆奁上。
胭脂盒里的丹砂溅出来,在月白鲛绡上洇开血痕:“她当本宫是叫花子?”
话音未落,身边嬷嬷早扬手掴在花影颊边,打得她踉跄半步。
花影咬着唇将散落的珠翠拾进盒中,睫毛上凝着水光却偏要仰起脸:“公主一片好心倒成了驴肝肺!前日殿下还念叨,说七殿下住在偏僻宫室,连像样的生辰礼都收不着”
话未说完,沈明玉已抓起妆奁砸来,檀木盒擦着鬓角飞过,惊得她踉跄后退。
跟在花影身后的侍卫听见动静连忙走进内殿,将她护在身后。
沈明玉气笑,“好啊,长宁是存了心来羞辱我,来个丫鬟不够,竟还要带着东宫侍卫。”
“我家殿下是真心实意为公主着想的。”
“滚,给我滚,本宫不需要这些!”
花影红着眼似气不过般,跑了出去。
花影回到东宫假意哭的厉害,将事情原委诉说给谢妩听,谢妩看着她红肿的脸颊,是真心心疼,但眼下实在别无他法,若要按照原来计划得到沈明翊信任太慢了,只能借沈明玉之手让自己离开东宫。
她最是明白沈明玉的性子,沈明玉知道现在太子回来,她不能轻易动自己,所以她回去寻得旁的助力,譬如皇帝。
在沈明玉故作可怜备受欺辱的模样下,再添油加醋说上几句,皇帝定然气愤,召她前去。
到时自然会发现她早已不在遗芳殿。
她动作轻柔给花影擦着药,“以后不会再让你受这样的委屈了”
花影点头,她相信公主。
谢妩安抚好花影,找到贺福又问起今日沈明翊回不回来。
老太监望着公主连日来殷切的模样,终于将最初的诧异化作欣慰的笑意:“殿下已吩咐过,忙完政务便回来陪公主用晚膳。”
“当真?”谢妩眸子倏地亮起来,指尖无意识绞着帕子,“那我这就去做山药糕,他最爱吃这个。”
贺福慌忙上前半步,“使不得!公主金枝玉叶,这些粗活哪能亲自动手?老奴这就吩咐小厨房去做就好”
"皇兄整日批阅奏折,案牍劳形。"谢妩打断他的劝阻,鬓边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亲手做的糕点才能让他知道我的心意,贺公公,你说是不是?”
贺福望着少女眉眼间重现的温柔笑意,恍惚又见着了当年那个倚在沈明翊肩头撒娇的小公主。喉头泛起酸涩,他躬身应道:“公主说得是,老奴这就去准备最新鲜的山药和蜂蜜。”
谢妩展颜一笑,“有劳贺公公费心了。”
谢妩走进小厨房,按照从前那般做着山药糕。
沈明翊最喜欢吃山药糕,那时他们不受宠,她便自己学着给他做,每个山药糕她都会做成他喜欢的梅花样形状。
还记得起初做的不好,甜的发腻,他一个接一个吃,也不说难吃,直到她自己尝了一块才晓得。
她将最后一屉山药糕小心翼翼端下蒸笼,氤氲的热气裹着清甜的米香在小厨房里散开。
她仔细用桂花蜜在糕点表面勾勒出并梅花的纹样。
算着时间皇帝也该找她了,这山药也许是此生为他最后一次山药糕。
提着食盒刚踏出厨房,忽听得回廊转角传来脚步声。
暮色里玄色衣摆掠过朱漆廊柱,谢妩下意识扬起笑靥:“三哥,你回来啦!”
话音戛然而止,她看清那人的模样,慌忙屈膝行礼,食盒险些脱手。
“父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