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知否同人:朱墙深苑晏安宁 > 第44章 炭痕

第44章 炭痕

那一袋银霜炭,终究未能如明兰所愿,悄无声息地湮没在暮苍斋的日常里。

刘永带着内侍送炭入府时,虽刻意避人耳目,但那沉甸甸的麻袋,以及内侍身上难以完全掩饰的宫中气度,还是落在了某些有心人的眼里。

消息最先传到林栖阁时,墨兰正对着一局残棋,闻言,执白子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他……他竟然给她送炭?”她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和刻骨的冰寒,“如此微末小事……他竟也放在心上?!”

林噙霜的脸色也瞬间阴沉如水,她挥退报信的丫鬟,走到女儿身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种被刺痛后的尖锐:“我的儿,你可看明白了?这便是天家的‘恩典’!哪怕他人不在,这双眼,这只手,也依旧能伸到这积英巷来!那贱人,如今是真真成了他心尖上的人了!”

墨兰猛地将手中的白子掷在棋盘上,玉质的棋子与檀木棋盘相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滚落在地。她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是滔天的恨意与一种近乎绝望的疯狂:“心尖上的人?她也配!不过是个装模作样、惯会卖弄可怜的贱婢!”

“配不配,如今已不由我们说了算!”林噙霜抓住女儿的肩膀,指甲几乎要掐进她的肉里,声音狠戾,“如今这情形,硬碰硬是自寻死路!我们只能忍!不仅要忍,还要让她,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们认命了,服软了!你且看着,这炭火送进来容易,可这‘恩典’带来的刺,会扎在多少人心里!王氏第一个就不会痛快!”

果然,王氏很快也得知了消息。她正为府中炭火短缺、各房怨声载道而心烦意乱,闻听此事,先是愣住,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恼怒涌上心头。

殿下竟然单独给明兰送炭!这将她这个嫡母置于何地?将盛家置于何地?难道在殿下眼中,整个盛家都不值得他过问,唯有明兰一人需要怜惜吗?

她坐在椅上,手中紧紧攥着帕子,脸色变幻不定。一方面,她不得不承认,这炭火解了暮苍斋的燃眉之急,也间接缓解了她管家的部分压力;另一方面,这份独独给予明兰的“关怀”,像一根细刺,深深扎进了她的心里,让她对明兰那份刚刚建立起来的、带着权衡的“看重”,又蒙上了一层复杂的阴影。

她沉吟良久,最终对心腹妈妈吩咐道:“去库房,将我那件收着的玄狐皮坎肩找出来,给六姑娘送去。就说如今天寒,让她添件衣裳,莫要冻着了。”

这举动,既是嫡母对女儿的关怀,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与平衡。

当那件华贵异常的玄狐皮坎肩送到暮苍斋时,明兰正在窗下临帖。炭盆里烧着殿下送来的银霜炭,屋内暖意融融,墨香与淡淡的炭火气交织。

小桃捧着坎肩,喜滋滋地道:“姑娘您看!夫人对您多好!这玄狐皮可是顶顶难得的!”

明兰放下笔,看着那件毛色油光水滑、价值不菲的坎肩,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轻轻叹了口气。

“收起来吧。”她淡淡道。

“姑娘不试试吗?”小桃不解。

“太过招摇了。”明兰目光扫过那件坎肩,又落到墙角那袋所剩不多的银霜炭上,“收起来,非年节大事,不必穿用。”

小桃似懂非懂,但还是依言将坎肩仔细收进了箱笼。

明兰重新执笔,却有些难以静心。嫡母突如其来的厚赏,与殿下送来的炭火,如同两股无形的力量,在她身边角力。她身处其中,看似备受“关爱”,实则步步惊心。

她知道,那袋炭火,如同一个清晰的烙印,再次将她与那位远在宫闱的殿下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再次将她推到了盛家后宅微妙平衡的风口浪尖。林栖阁的嫉恨,嫡母复杂的关怀,皆因此而起。

这炭,暖身,更灼心。

接下来的几日,府中气氛愈发怪异。下人们伺候暮苍斋愈发尽心,但眼神里除了敬畏,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窥探。如兰见到明兰,远远便避开,仿佛她是什么洪水猛兽。几位堂姐妹也是礼数周全却疏离。

连一向沉稳的长柏,在一次偶遇时,看着明兰欲言又止,最终也只化作一句:“六妹妹,保重身子。”那目光里,有关切,更有一种深沉的、属于盛家长子的忧虑。

明兰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一片清明。她愈发深居简出,除了给祖母请安,几乎足不出户。对嫡母的赏赐,她恭敬谢过,却从不使用;对那银霜炭,她也并未格外珍惜,依旧按着份例取用,仿佛那与寻常炭火并无不同。

只是夜深人静时,她看着盆中跳跃的、比往日更明亮几分的火焰,会偶尔失神。

那火焰温暖而稳定,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可她知道,这温暖的代价,或许远比寒冷更为沉重。

这日,她正在调制安神香,试图加入一点清冽的柏子香以定心神,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来了,脸色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

“六姑娘,”房妈妈低声道,“老太太让老奴来跟您说,炭火之事,既已收下,用了便是,不必过分挂怀,亦不必刻意避忌。只是……往后行事,更需把握好分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姑娘是懂的。”

明兰手中调香的动作一顿,随即恢复如常,轻声道:“请妈妈回禀祖母,孙女儿明白了。”

房妈妈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心中暗叹,这六姑娘的定力,真是远超其年纪。她不再多言,躬身退下。

明兰放下香具,走到窗边。窗外,又飘起了细雪,无声无息地覆盖着庭院。

那袋银霜炭,已然用去了大半。

可它留下的痕迹,却如同这雪地中的足迹,清晰而深刻,烙印在盛府每个人的心里,也烙印在她前行的路上。

炭痕犹在,余温未散。

而这由炭火引发的波澜,还远未到平息的时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