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11章 商定分工细节

第11章 商定分工细节

竖日,李大婶跟老伴连连打着哈欠,昨天全家简直翘首以盼,生怕周景年回来时家里没人,她一整天都没出去,一直在家里搓草绳。

努力按耐住激动的心,一直到晚上才听到隔壁传来动静。

她跟老头当时一直在院里打扇,刚站起来就被儿媳劝阻这么晚了,不如再等上一天,让周家兄妹好好休息。

还未亮李大婶夫妻就醒了过来,老头去查看田里有没有人偷水,李大婶则是在厨房煮疙瘩汤,拿盐时,她看着柜子里那一点点猪肉,咬咬牙切上一部分放进去。

儿子李大牛也醒了,站在厨房门口看到母亲切肉,揉了揉眼睛,又走到院子里看着太阳是从东边慢慢升起的。

“娘,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块肉都要放臭了,娘终于舍得吃了。

李大婶直接一铁掌打在儿子头上:“你给俺去景年家门口等着,他要是醒了,你就叫他来家里吃饭。”

李大牛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原来是要喊周家来吃饭,怪不得舍得放肉了,他内心腹诽着,但是还是不敢耽误事情,飞快跑去了隔壁。

周宁被从窗户处映射的光晃醒,系统都已经从门口的狗洞里钻出去了,她看了一下还在睡觉的兄长,打算自己在门口练习一下大字。

李大牛到院门口时就跟周宁打招呼:“周宁,别玩泥巴了,喊你哥去俺家吃早饭。”

听到大牛哥说自己在玩泥巴,周宁不高兴的噘着嘴解释:“大牛哥,我没玩泥巴,周宁是在写字。”

她的棍子还是她亲自挑的最直的竹子,让兄长帮忙削出一个尖尖头方便写字。握住的那头,也被她自己磨平了。

才不是别的小孩玩的泥巴棍子,兄长说了,这是她的尚方宝剑。

大牛想到自己儿子也经常拿泥巴捏菜给他吃,他点点头,敷衍的认错。

“大牛哥错了,你去把你哥喊醒。”

她听到是喊兄长起来,也没抓着大牛不放,放下手里的棍子就去了。

二人到李大婶家时,早饭已经被端上桌。

看到碗里还有些肉沫,周景年感到意外,他知晓大牛来喊他吃饭,是为了豆角一事,只是没想到他们家会在舍得放肉。

周景年尝了一下面疙瘩,里面带有一些咸味,并且带有一点嚼劲,只是里面这个肉的腥味不小,感觉已经有段时间了,连带着汤也有一股味道。

他抬头看到周宁微蹙着眉拿着勺子在里面慢慢搅动,明显也是尝出来了,刚想开口让她倒自己碗里。

周宁却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端起碗就开始飞快划拉进嘴里,勺子划拉碗沿的声音十分急切。

而旁边李大婶一家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李大叔还在嗦着碗底。

一吃完就把碗重重放在桌上,看到周景年已经慢条斯理的吃完了,不由松口气。虽然她这两个月跟着吃的饭菜都很好,但是粮食还是非常珍贵的,还好兄长没有浪费。

“景年你们就吃完了,婶娘再给你们添一碗。”李大婶看周宁狼吞虎咽的架势,立马提出锅里还有。

“不用了。”周宁和周景年异口同声的道,话音落下都看了对方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小孙子立马伸出自己的木碗:”奶奶我还要。”

吃吃吃,就知道吃,转世为猪算了。李大婶心里骂着孙子,面带微笑的添了一碗,将孙子赶到一边去。

看到李大婶焦躁异常还在努力忍耐的样子,周景年也不卖关子了,

“婶娘,成了。”

李大婶蹭的一下站起来,激动的看着他:“那接下来是?”

李大婶夫妇屋里将周家兄妹拉到屋里,没开口,目光炯炯的看着周景年。

“婶娘,自我们兄妹俩来到李家村,你们就对我俩多有照拂,接下来我说的你们可必须保密,如果传出去就会一直被有心人惦记。”

李大叔听到他这样说就知道这豆角能赚的肯定不少,他们连连发毒誓,不会告诉家里任何一个人。

“婶娘,镇上的赵家要,”他顿了顿,把跟赵有财定下来的细节都提了出来,“他会收下我们村一千斤酸豆角,按三十文一斤的价钱。”

既然打着李家村的名字,价格早晚都瞒不住,不如多让一些利给李大婶家,自己清闲些。

李大叔惊叫出声:“娃子,你莫不是在诓俺,如今大米还是九十文一斗,这豆角怎能卖的和猪肉一个价。”

他在李家村土生土长了一辈子,在他小时候李家村也好过一段日子,当时村里还出过大官,但是后面不停的天灾**,村里的人才越来越少。

在五年前他们水稻还是一年一季,一到冬天大家都很难熬,镇上老人小孩饿死是常事。直到五年前京城里的老爷就任德阳县令,考察完他们这里的农田,通知村长去县里学肥田的方法,那年村里开始增产。

他们还没感激多久,前年过完年,朝廷下直接下令,每个村必须一半的田种植一年两季水稻,整个村里会减免两年赋税,如果不同意就拉去打板子蹲大牢。

多少种田的老把式不同意,万一没成,全家都会活活饿死,但是差役横起来根本不管人的死活,他们只能含泪应下。

那段日子村里家家关上门就开始咒骂县太爷,没想到真成了,粮食一下多了起来。到今年基本上都种上了,米价才降了一点,去年过年也很没听到有人饿死了。

县太爷真是青天大老爷。

“对,不过腌制的豆角一定要好,不可以滥竽充数,如果今年他们满意,明年还会再收一千斤。”周景年不打算直接坦白明年还会再收一次,而是让他们为了目标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叔,我想这件事就交给你家来干,我们按五文一斤买下村里的豆角,然后要村长家挑人,我们村有多少户人家来着?”周景年还不清楚李家村有多少人。

李大婶连忙插嘴:“俺们村有二十七户,一共有一百八十九个人。”

有几户人家里可能就三四个,大部分都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都是有的,村长家就是。

周景年点点头,“那大概按一家出上一个人计算,我会跟村长说最好要爱干净品行好的,劳烦婶娘到时候在我旁边提个醒。”

“这你放心,村里人什么样,婶娘心里都有数。”李大婶听到由她来负责,将胸口拍的噗噗作响。

“按一天三十文,我们一共要上四十来个人,大概十个负责腌制,你家负责清点收上来的有没有坏,再招几个人看着,剩下的就是在村里找人建造晒场,李大婶你就专门负责教他们,村长家负责监督建造晒场。”

李大婶听的晕头转向,她万万没想到周景年已经安排这么妥当,但是既然只要十个人,她娘家也有不少亲戚家里揭不开锅,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她问道:“景年啊,你看我娘家亲戚可以吗?”

“婶娘,这个腌豆角的方法我想要李家村的来,但是我现在想到,既然制作的方法必须保密,那我们还是要试探一下村里。等我跟村长确定好后再来跟你详谈。”豆角还没有开花,预测结果得等将近二十天以后,现在抓紧时间做晒场才对。

“娃子,你说的不对,村里人多嘴杂,如果要做到赵府那边保密,那今年腌制豆角就一定不能请各家人来干。”

李大婶越琢磨越觉得周景年这个方法行不通,但是听到他说还是要试探一下村里,便闭了嘴。

他们再详细确认好每个人的职责,李大婶负责监管和教做酸豆角。

李家媳妇杏儿和女儿就专门负责检查收上来的洗干净没有瑕疵,是否鲜嫩,顺便帮忙晾晒。家里的农田还需要人手兼顾,就请李大婶娘家人管着,等到最后由大牛哥和村长家看着送去赵府码头。

李大叔有另外重要的事情——周景年的声望。

来到村长家时,他已经下田去了,只有他媳妇在。

“景年来了啊,”村长媳妇脸上的褶子都笑的挤到一起,这娃每次来,都给他家带来不少收入,“是要找你村长爷爷是吧,你们坐,有福,快去喊你爹回来,就说景年找。”

周宁知道,他们这是又要商量“大事'了,每次不管聊什么“大事”,兄长都要求她必须在旁边听,他说这是让她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以后能走出更好的路。

她不太能理解,李家村这条路不是挺好走的吗,但是兄长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了。

“娃子,咋了?"村长刚从田里回来,因为着急洗腿上的泥,卷起来的裤腿还打湿了。

周景年站起来示意村长屋里说,看到有福叔在门口一直探头,干脆让他帮忙去村里找个会建房子的老师傅过来。

“村长,接下来的事情对村子里非常重要,”周景年将赵家要在村里收豆角一事说出,“我知道村里也不容易,所以会按五文一斤的价格收上豆角,要睡收不满,那其他村的我只按三文钱一斤继续收,一共要上一千零五十斤。”

防止做的过程里出现意外,留点后手。

如果村里有人想到买下周边村里的来赚差价,那简直再好不过,这种头脑灵活的人还可以合作。

“而且接下来需要村里建一个大晒场,里面建一个小屋储存陶罐,酸豆角制作可能要到十来天。到时候找两个人看守,跟村里说明白,以后这会成为村里的进项,一定要防住外人破坏。”

周景年想到自己家也需要重新搭建围墙,将人数往上报了报:“四十人,需要有会建房子的老师傅,老师傅可以议价,其他人按劳动计费,等老师傅商议需要多少泥砖。”

村长对当下的物价更为了解,并不认可泥砖砌墙,“按你说,这样会更轻省些,如果你是怕人偷师,那我直接要求村里人不能去你家附近,不也可以吗。至于陶罐的存放,我也不认同为了这个重新建房子,可以借村口那座房子存放,那这笔钱翻修那个房子。”

“村口那座房子?村长,不知那座房子的主人是谁?不会有龃龉吗?”

周景年不是没有打过村口大房子的念头,但是担心是村里的禁忌,毕竟从没有看到有人进出过,自己只是外来者,冒犯了就不好了。

村长摆摆手,他虽然鬓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景年,五年前别的村里每年到了冬天,都会有老人挺不住,一到灾年甚至小孩也活下不了几个。像到我这年过花甲的,更不足一手之数,到了我这个年纪,早就看开了。”

村长目光如炬,死死看着周景年。

“我虽不知你到底从何而来,但是你要时刻记住,你就是周家亲孙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我更不想追究你的身世,但是如果你会做出拖累村里的事,我绝不轻饶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经年烈酒